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主页 > 焦点 > 评论 > >

尼泊尔强震会波及政坛吗

2015-05-18《南风窗》2015年05月12日时宏远

当地时间4月25日中午,尼泊尔发生了历史罕见的8.1级地震。这次强震不仅造成了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可能对本就脆弱的尼泊尔政局产生消极影响。果真如此,无异于在尼泊尔淌着鲜血的伤口上再撒一把盐。

巨震震伤尼泊尔

拥有2700万人口的尼泊尔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是一个躺在地震带上的国家,不过出现8级以上的地震仍属少见,上一次发生是在1934年,当时造成了1.6万人死亡,首都加德满都几乎全毁。

此次地震的后果也极其严重。整个加德满都被南移了3米多,历史地标达拉哈拉塔等12座世界文化遗产损毁,大部分为完全坍塌。对此,尼记者诺帕尼发文说:“深感悲痛,我们失去了庙宇、历史及我们成长的地方。”而据尼军方介绍,加德满都河谷地区近90%的建筑物都在地震中被毁。强震还引发了喜马拉雅山雪崩和泥石流。截至4月29日,已知5057人死亡,1万多人受伤。尼总理苏希尔·柯伊拉腊预计,最终死亡人数可能突破1万。

由于担心再次发生余震,很多尼泊尔人露宿街头,加德满都等地纷纷出现了“帐篷城”。联合国驻尼协调员办公室报告说,尼全国有1/4的人口,即800万人受灾,其中140万人急需粮食援助。联合国官员警告称,已有越来越多灾民出现腹泻症状,很可能会爆发麻疹疫情,但疫苗供应紧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则表示,尼全国将近100万名儿童急需人道援助。

地震发生后,尼政府将加德满都等29个地区划为重灾区,并宣布这些地区进入紧急状态。

可能波及政坛

这次强震对尼泊尔政坛考验非常大,因为尼国内各种政治势力长期明争暗斗,在很多问题上都难以达成共识。

尼泊尔曾发生长达10年的内战,造成至少1.2万民众死亡,直到2008年才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然而,由于党争不断,第一届制宪会议任期一延再延,直到2012年被迫解散,制定新宪法的使命也没能完成。目前的第二届制宪会议原定在今年1月颁布新宪法,但主要政党未能达成一致,导致宪法至今难产。不仅如此,政府总理也频繁更换。短短7年内,总理之位五易其主。现任的第六位总理是苏希尔·柯伊拉腊。在这种政治生态下,一点微风就有可能掀起滔天巨浪。

此次地震比较罕见,有可能在两方面对尼政坛产生消极影响。

一是救援。这主要表现在政府的救援行动能否获得反对党和民众的认可。尼泊尔国小力薄,基础设施落后,政府救援能力严重不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尼泊尔每万人只享有2.1名医生和50张床位。震后整个尼泊尔的医院虽已全力以赴,但床位、药品仍极度缺乏,医院也不堪重负,一些手术只能在帐篷内进行。尽管尼政府积极救援,如成立救灾指挥部、调动90%的军警救援、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救灾、为遇难和受伤人员设立3天的国家哀悼日等,但这些能不能让民众满意,会不会让反对党抓住把柄还不好说。

二是灾后重建。尼泊尔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80%的人口靠农业为生,超过25%的民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农业和旅游是尼泊尔的支柱产业。然而,此次强震摧毁了很多历史古迹,不啻给尼泊尔旅游业致命一击。据“环球透视”亚太地区经济学家毕斯瓦斯估计,尼泊尔在未来5年内用于重建的费用将达50亿美元,相当于该国GDP的20%。而据美国地质调查局测算,这次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尼泊尔GDP的9%-50%,最大的可能性是35%。不仅如此,震后还有一系列相关问题需要解决,如失业率上升、物价上涨、贫困率加剧等。如果政府在灾后重建上没有建树或稍有闪失,将授人以柄,成为政治争斗的引爆点。

现阶段这些问题还不会大规模浮现。这主要有三个原因。一是各个政党都忙于救灾,并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展现自己的正面形象。二是尼政府目前对救灾投入的力度很大,在后遗症未暴露之前就攻击政府会让民众生厌,认为反对党没有同情心。三是制宪会议最大的反对党是尼共(联合马列),其与第一大党大会党目前的关系还不错。尼共(联合马列)曾支持柯伊拉腊当选总理,大会党则赞同尼共(联合马列)候选人出任制宪会议主席。两党在制宪会议中占有2/3的席位。而对执政党最为不满的尼联共(毛主义)所占席位不多。如果没有尼共(联合马列)的支持,尼联共(毛主义)暂时对执政党构成不了威胁。

然而,随着时间推移,这次地震对政坛的影响可能会逐渐显现。4月29日,已经有一些幸存者因找不到可以离开加德满都的公车而对政府表示不满,指责政府什么事都不干。尼信息通信部部长、政府新闻发言人也表示道歉,并承认:“政府在救援行动上有所不足。”

中印援助超越了政治

遭受巨灾的尼泊尔仅靠自身力量是很难进行救援和灾后重建的。尼前财政部长说得非常直接:“这场地震影响程度既取决于灾难本身,也取决于应对灾难的资源和能力。但我们没有这些东西。”

尼泊尔没有的其他国家有。地震发生后,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土耳其、阿联酋、新加坡、以色列、巴基斯坦等很多国家都积极施以援手,其中尼泊尔两大邻国中国和印度的举动最为引人关注。

中国对尼泊尔的援助展现了诚意。地震当日,习近平主席和李克强总理第一时间向尼领导人发去了慰问电。外长王毅则呼吁国际社会向尼泊尔伸出援手。中国先是向尼泊尔提供了价值2000万元人民币的紧急人道主义物资援助,后又决定向尼提供第二轮紧急救灾物资援助,主要包括价值4000万元人民币的净水设备、外伤急救包、帐篷和毛毯。不仅如此,中国还派出了救援队和医疗队。中国空军则派出了4架伊尔-76飞机。中国国际救援队是第一支抵达尼泊尔的联合国认可的重型国际救援队。对于中国给予的无私帮助,尼驻华大使马赫什说:“患难见真情。尼泊尔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中国的支持和帮助。”

印度对尼泊尔的援助力度也非常大,且是最早提供援助的国家之一。印度总理莫迪在地震发生后不久与尼总理通电话,表示将对尼泊尔提供援助。震后4小时内,印度国家灾害特别反应部队285名成员就随着C-130运输机飞赴尼泊尔,另有13架印度军机以及3架民用飞机参与救援行动。此外,印度还往尼灾区运送了10吨毛毯、50吨饮用水、22吨食品以及两吨药品。印度外交秘书贾伊尚卡尔称,应尼泊尔的请求,印度还将派出多支救援队以及“移动医院”车辆。而为了能及时向尼泊尔提供帮助和信息,印度外交部还专门成立了一个“调度室”,24小时不间断工作。印度军队则将此次救援行动的代号称为“友情作战”,大打亲情牌。莫迪总理更是亲自统筹指挥对尼救援工作。他在广播演讲中表示,“我们将尽力为尼泊尔擦干眼泪”。他动情地说:“我亲爱的尼泊尔兄弟姐妹,印度在这一艰难时刻和你们站在一起。”为了方便两国间的通信,印度政府还调低了印度和尼泊尔之间的长途电话资费。

中印积极援助本来超越了政治,但却遭到西方媒体的“污名化”。美国《外交政策》网站刊文称,中国近10年来不断强化其救灾援助响应能力,以“提升其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形象”。美国《时代》周刊网站说中国在斯里兰卡、巴基斯坦的投资举措令印度担忧,现在“如仅仅是救援当然没人会抱怨,但有理由怀疑援助背后可能有进一步的企图”。美国《国际财经时报》则挑拨称,中国大力援助尼泊尔是为了“终结印度在加德满都事务中统治地位的举措”。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希望各国对尼泊尔的援助都能超越政治目的和意识形态,展现人道主义关怀,呈现现实世界美好的一面,让戴着有色眼镜的西方媒体自惭形秽。

(责任编辑:admin)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中国质量新闻网
腾讯绿色
中国企业公民网
企业观察网
河南企业社会责任网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本身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授权,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我们:

侯楚卿 市场部总监

邮箱:chuqing.hou@goldenbeechina.com

电话:010-62119201-8003

金蜜蜂官方微博

金蜜蜂官方微信

  • 扫一扫
  •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Csr-china.net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30418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