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主页 > CSR会客厅 > 企业访谈 > CEO访谈 > >

陈玉东:博世价值之道

2013-04-01来源 WTO经济导刊作者 蒋安丽0

 

在过去的两年任期中,属于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博世中国”)总裁陈玉东的个人媒体曝光率不算高。能见到他的场合,也多半是业务领域类的各种研究论坛。深色调西装,浅色系领带,这一贯的行头,融合了德国式的严谨低调和中国式的儒雅内敛;言谈间,扎实的专业数据支撑起有的放矢的观点。

这样一位在多数人眼里不热衷显山露水的总裁,在此前负责管理博世在华最大业务汽车技术业务时,销售额在三年间实现了翻番;执掌博世中国帅印的第一年,就推动博世在华合并销售额达到423亿元人民币,实现了同比增长13%;而根据估算,这一高速增长势头也在2012年得到延续——位居高层后的持续高调业绩,使得陈玉东引领扎根中国逾百年的博世厚积薄发、深化本土化战略的动作,颇受关注。

不过,陈玉东自身并未感受到这些关注带来的过多压力。在近期接受本刊记者专访时,他直言,自己该怎样做,还是会一如既往地坚持。用他自己的话来诠释,“提供价值,这是企业存在的意义。”

访谈间,眼镜背后的若有所思让回答富于逻辑,时而直率的语言却又打破了交流上的距离感,也卸下了总裁常有的姿态与设防。谈及员工,陈玉东满面笑容,赞不绝口;提及雾霾天气,他神情凝重,质疑低品质汽油的推波助澜,感叹企业助力节能减排的任重道远;他也会坦言,发展百年的博世中国还只是慈善界的新兵,需要多听取意见和建议。 

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由慈善基金会持有绝对股权的公司,陈玉东相信博世集团以及博世中国的责任感是与生俱来的。无论是过去的百年基业或是未来的持续发展,他指出,扎根本土,履行企业内外部的责任,才能真正提供企业自身的价值。而这,也是他作为总裁的使命。

路径:着眼长远,内外兼修

在博世中国,很多员工甚至高层管理人员一干就是几十年,这在外资企业中并不多见。陈玉东说,个人职业生涯的长期性,也正是他于2007年选择加入博世集团的重要原因之一。这背后,得益于公司策略的长远性。

不同于大多将上市视为发展里程碑的企业,博世集团在短暂上市后,选择了退出。陈玉东认为,这恰恰使公司具有自身优势。“没有短期盈利目标的压力,管理理念及战略上的自主使得公司着眼更为长远”。即使在2009年全球销售业绩受金融危机影响时,博世中国的方向、方针没有太大改变,未大面积停止投资、减少研发投入,也未采取大规模裁员。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五年中,博世中国总体业绩保持了较高水平的增长。“长远规划,有利于公司自身从容、良性的发展,也为员工提供了一个适合长期发展的平台”。

不过,要把握住这“先天”的优势,真正培养和留住人才,还得依靠“后天”的努力。在陈玉东的管理哲学中,“快乐工作”算得上提纲挈领的关键词。

就在采访的前一天,陈玉东头戴官帽、身着红袍、手持金元宝,在博世中国的年会上喜感走秀,引爆全场。在给本刊记者展示这段手机视频时,他对员工的创意赞不绝口。显然,他也乐于配合这样的突破性表演。实际上,喜欢员工直呼其名的陈玉东,经常与员工打成一片。他坦言,在成为博世中国区总裁后责任更为重大,不过这并未影响自己一贯的想法:“我的目标其实很简单,就是带领员工按照我们的规划,快乐地达到目标。”

“其实早在19世纪初,公司创始人罗伯特·博世就是德国第一个推行8小时工作制的企业家。博世发展百年,传承的不仅是产品品质,还有以人为本的精神理念”。当然,陈玉东也明白,要达到让员工“快乐工作”的高度,需要大量的条件来支撑。 

和很多企业一样,博世中国致力不断提升员工的薪资福利。例如从2012年开始,每年拿出1亿的资金投入覆盖全员的企业福利计划,包括补充养老和储蓄计划。而在细节方面,博世中国还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去年政府工作人员来上海虹桥临空经济园区调查所有办公楼的空气质量时,发现我们办公楼的空气是最好的。因为我们平常很注重利用绿植、设备净化空气,给员工创造一个更舒适健康的工作环境”。 

常被员工叫上一块吃饭、与员工微博互动频繁的陈玉东发现,“其实员工最关注的,还是如何在公司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这也是公司长期以来特别关注的。”在博世中国,员工可自由选择“领导型、项目型、专家型”三条不同职业发展路径,并在“博世中国培训中心”获得“持续进步”和“终身学习”。与此同时,博世中国每年为员工提供长期或短期的海外项目与轮岗机会。每年约有10%的中层经理在国外工作,总监以上则达到20%。

“我们通过一系列的人事政策可以保障员工找到喜欢的位置,努力地工作和提升自己。”陈玉东语气中透着自信。相关的培训计划,甚至已向前延伸至工厂准蓝领员工。博世中国从总部引入“双元制学徒班”职业培训模式,与学校合作,通过在校学习、博世公司实践、在岗培训的方式,共同培养人才。目前,该项目已在位于苏州、北京、长沙、南京等地的主要生产基地展开。

相对于再次获评智联招聘“中国年度最佳雇主30强”、被国际独立人力资源实践评估与认证机构CRF授予2012年“中国杰出雇主”认证等外部荣誉,陈玉东更为看重的,是员工自身的满意度评价。“每逢人事任命,我都会对新晋管理人员强调:员工满意度是公司追求的重要指标。今年我们将再次开展员工满意度的调查,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改进”。

在陈玉东看来,关注员工发展实际上只是企业最基础的内在修炼,与此同时通过产品、解决方案服务客户,通过公益慈善回馈社会,才共同构成对企业存在意义的解读。“三方面都应该照顾到,这体现了公司的社会责任和存在价值”。 

陈玉东强调,“科技成就生活之美”并非只是公司的一句口号,而是已渗入方方面面,包括公司所覆盖的汽车技术、工业技术和消费品、建筑技术产业领域业务。“对产品质量的追求,对科技研发的严谨,这些德国的基因是我们一直保持的。同时,我们将公司的战略发展方向与社会发展的目标紧密结合,努力提供创新领先产品及系统解决方案”。 

在进入中国的百余年中,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博世在为本土市场提供先进产品与服务的同时,获得了自身的快速发展。目前,博世在中国经营的公司达51家,中国已经成为博世除德国、美国外的第三大市场。谈及此,陈玉东向本刊记者表达的强烈感受是:“博世在中国获得这么大的发展,不应该仅仅是我们的客户或员工享受到公司所创造的机会,而是要拓展这样的机会,更多地回馈社会。”

2011年4月,即陈玉东升任博世中国总裁后的第4个月,博世中国慈善中心正式成立,致力于通过整合博世在华企业慈善和志愿者活动,在中国实施长期可持续的慈善行动计划。采访当天,博世中国慈善中心发布了未来三年的慈善计划:将在青海、甘肃、宁夏、河南、广西、贵州、西藏等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地区开展博世博爱工程、博世职教工程、博世援藏工程和博世社区工程四大慈善工程共40个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教育发展与扶贫事业。

“世界上找不出几家大型公司是慈善基金会拥有的,慈善的意识在博世公司和员工当中是根深蒂固的。”陈玉东说。这一秉性也带到了中国,并正朝着专业、独立和长期运作的方向推进。“我们对慈善中心未来的规划,是尽快地成为基金会,从公司完全剥离出去,公开、透明地进行运作。不过实际上,现在我们在中国还只是一个慈善新兵,很草根,希望得到更多更好的建议”。

目标:根植本土,服务本土

作为世界领先的德国制造企业,博世与中国的渊源其实由来已久。早在1909年,博世就进入中国开设了第一家贸易办事处。历经中国社会的百年跌宕而不断发展,时至今日,博世所有业务部门均已落户中国,并在日趋激烈的环境中保持高增速。“在我看来,博世最大的竞争优势在于长期的投入和孜孜不倦地深耕市场。”陈玉东说。

就在3月20日,博世汽车部件(南京)有限公司新工厂正式启用。作为博世汽车售后市场业务部亚太区的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总投资达11亿元人民币的新工厂将为亚太区主机配套售后市场和独立售后市场提供火花塞、制动组件和诊断设备。这不过是博世中国深化本土化战略的一个缩影。在过去的一年中,其在业务领域做出了一系列本土投资及合作决策,在强化既有沿海地区业务的同时,加速走向中西部市场的步伐。其中包括在成都、长沙和西安等中西部地区进行的一系列投资。陈玉东还透露,人力资源、组织能力、产业价值链等国产化的势头,将在2013年进一步体现。

本土化战略的深化,实际上从陈玉东作为本土高管升任博世中国总裁时就已开启。他将其中的关键,定位于面向中国国情。“要根据中国的发展和客户的需求调整产品策略,立足于本土的需求提供服务。”

这也在客观上推动了博世中国将自身战略发展与中国可持续发展和低碳经济的目标紧密结合。“我们注意到,‘十八大’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也特别提到了生态的建设。我们一直很重视公司在绿色节能方面的贡献。”目前,博世中国节能减排的目标已贯穿汽车技术、工业技术、消费品和建筑技术产业四大业务领域;其产品近一半都和环保相关,涵盖清洁柴油系统、动力总成电气化、风力发电齿轮箱、节能家用电器等多方面。

前瞻性地研发和推广产品与解决方案,陈玉东认为更有意义。“我们在长沙生产起动/停止系统。当汽车遇到红灯或交通堵塞时,该系统将停止发动机的运行,能够有效降低油耗达8%,显著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特别适合停停走走的成市交通情况下使用”。陈玉东特别希望,企业能够通过领先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贡献更大的价值。“现在中国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很严重,上周商务部组织的外商投资会上,我第一个提出相关意见。环保工作与汽车行业其实非常相关。目前中国的油质不行,排放量大。实际上,汽车零部件及整车企业都已为节能环保做好准备,可以很快地应对排放法规的升级。” 

根植本土,服务本土,陈玉东说,这是博世中国一贯坚持的理念,也是在中国拓展百年发展之路的信心。“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国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力,我们将始终致力于在中国的长期发展,与我们三万多名员工一道,为满足本土的发展需求,提供博世的价值”。

(责任编辑:admin)

《WTO经济导刊》
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中德贸易可持续发展与企业行为规范项目
中国质量新闻网
腾讯绿色
中国节能环保网
中国企业公民网
企业观察网
中国节能招标网
中企绿盾
佛山市电气行业协会
河南企业社会责任网
山东省企业信用与社会责任协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CCR CSR
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本身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授权,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使用上述作品。

金蜜蜂官方微博

金蜜蜂官方微信

  • 扫一扫
  •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Csr-china.net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30418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