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主页 > 金蜜蜂 >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 > 第十一届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国际论坛 > >

论坛研讨实录

2016-07-19金蜜蜂佚名


(研讨嘉宾:

孙立会,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联络部主任;

钱国强,中碳创投战略总监;

Christine Zwahlen Migros,香港有限公司企业可持续发展经理;

周国银,华为企业社会责任高级经理。)

于志宏:接下来进行研讨环节,那么我们今天是邀请到五位嘉宾。那么我想分别请这五位嘉宾能够到台上来。第一位是来自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联络部主任孙立会先生。第二位是来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副主任胡柯华先生,第三位是我们刚刚的发言人中碳创投的战略总监钱国强先生,第四个是香港有限公司企业可持续发展经理Christine Zwahlen;下一位是华为企业社会责任高级经理周国银先生。欢迎大家。

我们现在进入到研讨的环节。前面说到我们大的背景其实是巴黎气候变化的背景,还有中国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五大发展理念这样的背景。刚才其中这个有两位已经分别在前面做了主题发炎,介绍了气候变化大会可能给能源给环境给碳排放带来的根本性的变化。那么周先生也是从华为自身的经历在供应链开展了一场环保与商业的之间的对话。我想在座这几位嘉宾我们继续讨论在这样背景下的供应链如何去升级推进的作用,这是一个新的背景。我想第一个问题给我们的女士,大家可能对与您的公司还不是特别地了解,我想可能在座的各位,所以我想能不能先请您先介绍一下您的公司的一些基本的情况,然后以及我们最近在供应链上这样的一些管理上有些什么样的变化和以往相比有什么样的变化或者是未来有什么样的计划。或者是说您现在感受到在这种供应链管理当中存在的最主要的一些问题是什么,能够跟大家分享一下。

Christine Zwahlen:你好,我的普通话不好,所以我说英文。我代表 Migros我们是一个瑞士的零售公司,我们现在在瑞士有很多的分支,但是在瑞士大家可以不太了解,但是我们在香港有一定的业务,我现在就在香港。我们有很多中国的供货商,也有东南亚的供货商,我来管理可持续发展事务主要负责香港地区。对于供应链我觉得我有很多的想法,特别是对于我们的合作伙伴来说。 Migros我们有不同的项目,很多年以来都在推进,特别是供应链可持续发展方面我们是FTA的会员伙伴。对于企业合规的标准和一些倡议我们都是遵循的,也就是对BSCI我们都是进行合规的,包括工厂里面的工作条件,当然也有审计、能力建设来保证我们的供货商不断提高并改变他们的工厂。很多年以来我们都在这么做,当然环境在发生变化,也在发展,我们现在主要着力于继续提高能力建设、人员培训,不仅仅是去检查就像Christian先生之前谈到的那样,对未来发展我认为肯定我们需要更加前面的视角,我们主要在讨论社会议题,但是我们现在要看一看,圆桌会议的目的,今天这个圆桌会的目的也需要我们对于环境有很多的关注。以更加全面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谢谢。

于志宏:谢谢Christine。她讲从事供应链建设这么多年现在在议题上有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从人权社会议题转到了环境议题。接下来想请我们来自两位行业的代表,两位行业代表都非常有特点,一位是来自于中国工业纺织联合会,大家都知道纺织服装行业的社会建设已经推进了十年,去年我还参加了你们的年会,责任十年再出发这样的一个会议。我想先听听胡柯华在行业的社会责任建设当中和供应链相关的特别是我们是作为供应商的角色在全球边沿者供应商的角色,你有什么样的体会和感受。

胡柯华:首先感谢主办方能邀请我们来做这个分享。十年前我们为什么开始做这项工作在行业里面。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确切讲从2001年开始启动行业社会责任工作的相关的调研分析工作,那个时候我们就注意到在供应链上或者是全球的供应链上社会责任已经开始成为一个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个议题。那么到2005年的时候我们正式成立社会责任办公室来推进这项工作,实际上也是基于供应链在这项工作。前五年是通过标准通过体系,为我们的供应商们提供一种标准,社会责任的标准来帮助他们来进行能力建设,来应对我们说来自于跨国供应链上的要求。后来五年做了大量的沟通通过,我们连通政府连通各个产业组织,国内国际方方面面,包括我们说非我们行业的组织或者说企业,我们要创作一种环境,因为供应链实际上不是一家企业的事情,也不是光仅仅是下游企业的事情或者是怎么样通过下游传递到上游,而是整个一个市场环境的问题,所以我们连接各方去推进企业社会责任。下一个十年再出发我们在供应链上依然如此,我们一方面现在说五大发展理念,所以我们希望通过创新来驱动,我们在打造一个创新性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一个创新平台,我们要把新的技术推动供应链的发展在这个平台上分享起来。有知识、经验、能力,我们要通过互联网的方式,把刚才周老师说的最好的老师在隔壁我们把隔壁的知识经验技术在这个平台交流起来。因为我们不可能天天开会,天天去做这种分享,我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

另外是我们通过大数据的模式,我们通过信息披露,推进行业推进信息披露到今年应该是八年,这里面沉淀了很多有价值的数据。我们怎么样把这些有价值的数据通过社会责任信息披露,这个是不同于传统的我们说社会责任报告的,社会责任报告只是一方面我们这些信息去沟通起来而且在供应链上推进让这些数据去有用,去和商业结合起来。这样的话才能将社会责任真正地融入到我们行业的社会责任的供应链的推进当中去。否则的话还是各说各的,我们通过用数据来说话把数据连接大家,而且通过数据来加强我们叫做利益相关方的参与,否则这个报告就不存在这种信息的僻陋和回应和进一步的改进,这样的话我们让他们在这些数据在供应链上产生效益,这样的话来推进我们说供应链的。

第三个我们觉得要强调共同但有区别供应链。中国的供应商这个角色现在他们要自己觉醒,不再是被动的,比如说我们去年把中国的48家跟纺织供应链相关的企业其实不仅仅是纺织行业,跨供应链,我们十二家中国比较大的化学品企业,十二甲合成革的企业,包括24家中国算是比较大的纺织企业综合起来干什么呢解决一件事情。化学品管控的问题。因为我们现在谈环保,实际上环保我们谈COD只是谈各种指标,其是光谈指标没有用,我们要解决实际问题。这些COD的值包括酸碱度,悬浮物等等这些,我们说废水里面的这些东西到底因为什么影响其实就是化学品。所以解决了化学品的问题才能解决我们环保下游排放的问题。这是个过程管理,是个源头管理,不同于我们原来的末端治理,我们要通过从过程管控找到核心问题去解决供应链现在最关注的问题。这样的话我们才能真正地去推动供应链,才能够让供应链的社会责任成为大家能够真正去和商业结合,和可持续发展结合,这就是我们考虑的创新驱动。谢谢。

于志宏:我想补充一个小的问题,您从事的这个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特别是在环境这个议题里面,这些年来对于环境的关注的环境议题的关注是否是越来越加大了重视的程度,或者是加大到什么程度有一个描述。第二是在环境的议题上会发生哪些变化,是不是现在可能我们的纺织服装行业要去关注气候变化的问题?

胡柯华:这个问题很好。其实环保这个问题在我们这个行业一直是被关注的,大家能在报纸上看到,要么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企业以前是这个血汗工厂的问题,要不现在是污染的问题,总是负面现在。说明大家对于我们这个行业非常敏感。环保这个问题从一开始不管是从国家的政策也好,环保部也好,工信部也好可能在这个问题上都有相关的很严厉的措施,企业实际上也很重视。但是实际上我们看到,我们实际上只是中间的一个过程的一个产业,在末端和前端有很多我们实际上控制不了的问题。这就是会产生我们刚才说的排放问题。不管是废气的排放,还是废水等等,这个问题要解决的话实际是隐性的问题,就是我刚才说的化学品的问题,议题在变化。一开始是从供应链端传过来的,现在地方政府比如浙江,比如绍兴,包括我们这两天听到萧山也开始,南通的海门也开始进行印染企业的整治,对我们纺织企业的整治,而且力度非常大,非常坚决。这是从所未有的。从政府端到利益相关方到企业包括供应链这一端的这种议事议题的转变和深入,那么企业实际上已经明确地感受到就说不转变已经不行了,这就是刚才周老师说的生存问题,已经变成生存问题的。但一轮过去以后我们相信社会责任或者说环保这个议题对于我们行业的企业来说已经不是一个陌生话题或者说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合规的问题,而是一个怎么样更加绿色化的问题,这个绿色化可能就是价值链方面的了。

于志宏:谢谢。我还想再问一下Christine一个问题,就您所了解的Migros在大陆有多少的供应商,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公开公布的数据?您对在大陆的这些供应商他们在于环境也好,这些议题上态度的变化或者行动的变化是否有一些感知,或者是否发现了这样的一些变化?

Christine Zwahlen:非常感谢。我们大陆有很多供应商。当然我们没有一刀切的这种战略,我们不可能对所有供应商一视同仁。对于供应商不可能只有一两种标准让所有的供应商都遵循这个标准,这是因为供应商他们的生产过程都不同,而且我们买的东西也不一样。他们有的供应电子产品,有的是食品,有的是服装,我们进货的内容都不同。所以我们必须要回应这种多样性。现在我们能看到的是供应商的反应,他们已经提高了环保的标准。他们的态度很积极,我们注意到,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个很重要的议题,作为我们这家公司来讲,我们是个有责任的公司,必须帮助供应商来执行可持续发展的标准特别是环境方面。我们也要注意到在政府和其他的利益相关方角度来讲,人们一直在强调环境议题的重要性,我们也一直在向供应商讲明这一点。我们给他们讲,环境的一些议题,供货商的反应都很积极。我们注意到很多供应商也面临他们的一些挑战,有的时候可能和成本还有投资有关。有的时候对于供应商来说也是一个很大的负担。但是他们有这个动力来保护环境,谢谢。

于志宏:我有一个比较深刻的印象和感受。这个论坛已经十四届,有将近八年的时间,七年的时间。那么我们开始的时候在讨论的时候经常会发现发生这种供应商去来指责采购商,采购商去要求供应商,双方经常不在一个频道上去产生共识。那么今天我们已经看到两位所介绍的,供应商也好采购商也好,他们在环保,在社会问题上这种一致性是越来越强的,或者是说这种相互之间的这种协同与合作的意愿也是越来越强的,谢谢二位。接下来我们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行业,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这个行业包括资源领域。孙主任也是一个非常资深的企业社会责任领域的专家,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编制的中国对外矿业投资社会责任指引就是孙主任在牵头做的,那么说应该对于中国的矿业企业在海外的运营有着非常积极的这种影响。接下来我们也想听听孙主任结合您的行业这样的供应链建设,因为资源更是一个基础新的行业,可能还包括橡胶包括资源这样的行业。作为行业组织你们是在怎么推动行业的社会责任建设,或者你发现这个供应链当中需要去来重点解决的问题在哪里。

孙立会:谢谢主编。今天这个议题确实我本人也是特别感兴趣。因为供应链这个问题近几年我在这个领域也是不断地在探索和实践。我们很多专家一直说做了很深的很广泛的理论研究。那么对于我们来说,我主要是做实践。就是我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那么我们去年12月份我们这个发布了一个中国负责矿产工业链负责指南。我们去年7月1日李克强总理历史性地访问了经合组织,我们和经合组织的合作就列入了重要的计划内容。我想在具体谈到现在整个全球负责任供应链发展的趋势以及我们所做的工作之前我想给大家举一个例子。1月份国际特色组织发布了一个报告,在我们中国的大年前我们通过我们国外的合作伙伴用谷歌搜索引擎落查询,点击量达到了16亿条,下载量达到几千万条次。这个报告注重披露了刚果南部采矿过程中存在的严重的偷工问题和人权问题。指责我们中国某些企业和其他下游的电子品牌商包括第二第三第四都点名了我这里就不点名了。指责他们在没有进行供应链尽责管理的前提下使用了钴矿金属,从而间接造成了助长了刚果金的采访过程中对童工的侵犯。这个钴矿跟大家有什么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在使用手机,我们的手机电池是锂电池,锂电池主要是用钴达到60%,这个报告里面就告诉你我们每个人都使用了这个手机。造成了一个什么问题呢,就是我们全球我们中国的这个钴的冶炼企业也是电池材料的加工商,对它产生了什么影响呢?就是它的下游客户都不跟它做生意了,它还是一个上市公司,把它的老板急的团团转,老板告诉我,我真的怀念我原来经营的一百多个人的公司那时候一年挣个几百万没什么压力,现在我做成全球老大了,各方面的压力都来了。

于志宏:我们习总书记说过一句话,能力越大责任越大。

孙立会:出了这个问题之后他这个总裁也是通过好多渠道去做了好多好多工作,国内的国外的律所什么都找了。但是也没有解决。后来不知通过什么渠道找到了我们,我们就年前年后派了专家去,我们带了几个专家去也是带我们CSR界里边七八年,十来年的专家,我们去给他们做所有的高层和中层做了培训,我们的专家说我做了十年的培训从来没见哪一个总裁坐下来听两天。我们今年4月22日我们在北京又开了一个工业链管理的会议,我们这个企业已经被公开没得讨论了,但是我们会上也告诉其他的钴的冶炼企业应该站出来。原来全都不跟他做生意的这些企业已经恢复跟他做生意了带来什么效果?原来不跟他做生意的好像我们现在的老大还有某一个即将进入这个行业的一个体量非常大的企业前段时间也在跟他探讨合作。他的总裁在我们这个会议上三个月时间从供应链零起步,我们给他讲的时候不知道有供应链,他们在CSR领域做的非常好,他们也在刚果金当地有农场,有花了大量的精力,也支持当地的修女学校,也支持大量的捐款。但是他就不知道为什么我这个社会责任做的这么好我买的时候有童工问题差点把我置于死地,这就是供应链。所以我们通过三个月辅导他的总裁已经可以头头是道给我们讲供应链。我说再一次见证在压力下成长是最快的。

于志宏:谢谢。让我们再次看到了商业和供应链之间紧密的关系,我想接下来我们请周先生刚才他讲到的钴的这样一个案例,我想可能我们华为也是钴也是我们其中产品的一个原材料。你有听过这样的故事或者说当时发生这样的事情的时候我们有些什么样的反应吗?

孙立会:我加一句,华为也是我们这个活动的积极的参与者。

周国银:孙主任讲的矿物这块也是我们供应链非常重要的部分,非常特别的,非常有挑战。矿物一般的供应链我们讲直接的供应商怎么样,直接供应商看得见摸得着或者说可以摸得着。2002年到现在为止大家经过了差不多十三年十四年的探索慢慢找出这样一个思路来,因为刚才孙主任讲,从我们从第二产业到第一产业在跨产业到采矿业里面这中间的跨度可能稍微算了一下中间一般到五层甚至更到。矿山采矿之后还要有收,最后到了矿石的国际贸易,最后变成一个电子的元器件里面去。一般的人可能即使在这边做了几十年的人都不知道这个东西跟他有多大的关系,所以这个是从2002年的开始我们就讲钴这个的时候也是我们华为公司因为最近这些年一直在这些热点的项目里面都有一点关系,所以说我们也是很早的。其实我们也讲采购就说过了四五层的供应链之后我们这个提出供应链里面的一个矿物整个的一个方向原则,是一个非常支持人也是参与人,我们也是积极响应。同时我们公司作为一个IC行业稍微大一点的公司也参加好几个行业协会,GSI,做了CFI他们这个组织都是一个成员,所以说我们基本上是作为行业组织这样一个平台跟全球的这些有同样面临同样这样的挑战,同样这样一些问题的企业一起来共同来探索,因为这样的东西说白了我刚才讲没见过听说过。

于志宏:我想结合刚才孙主任还有周先生刚才所介绍的,当我们面临供应链上具有挑战性的一些难题的时候,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刚才孙主任讲了一个故事,新近发生的故事。所以我想请孙主任能不能总结一下面对具有挑战性难题的时候,你的经验是什么或者说企业应该做的一些基本原则是什么。

孙立会:我记得去年我也参加了金蜜蜂的会议。去年我也说,在负责任供应链里面在国内可能我也算一个先驱。我也说了,我希望能当先驱,我不希望当先烈。因为我们当时从事的工作应该来说是对我们来说是非常敏感的。我们编制了一个指南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坦白来讲我头发都变白了。为什么?是因为我们这个里边涉及到很多标准规范我们中国也是没有加入。那么怎么样要编制一个既符合国际规则。

于志宏:结合您刚才的故事给我们几点原则和经验。

孙立会:我给大家讲讲我们在做钴这个给企业和我们号召企业做的。我们提出了一个口号,我们四月份的会议的主题就是直面挑战,承担责任。联合行动实现共赢。其中有几个点,第一个是直面挑战。我们希望能够企业要主动站出来,因为我们告诉他,其实不是我们自己企业出了问题,是供应链出了问题。供应链出了问题我们就用供应链的方法去解决。所以我们把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都叫到了一起。刚才我们纺织工业联合会其实也谈到了,在我们的指南里边我们编制的中国负责任矿产供应链指南创造了四个第一。第二个第一是我们基于供应商视角开发的指南,因为实际上现在贸发会议统计,现在国际上有效的和供应链相关的标准有一千多个。大多都跟供应链有关系。而且这大多数标准都是品牌商标准。或者跨国零售商标准就是下游标准。第三个第一是第一个发展中国家开发的标准;第四个第一是中国参与开发的第一个工业尽责管理指南。我们提到的其实我想在周总那个PPT上谈到的我们也提出一个联合行动。我们希望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共同行动,而且经我们这些年实践研究表明,国际上通过负责任供应链有几种力量。通过PPP的模式公司治理,第一个P是国际多边组织,他们一般发出倡议,让各个国家和各个地区来执行。比如说像经合组织这样的一些多边组织。第二个P就是公共部门就是各个国家政府他发挥了非常大的主导作用。比如说欧盟这个法案,欧盟就立法,比如像冲突矿产问题美国就进行了立法,立法之后它起到一个促进监督作用。那么谁来推动谁来执行,就是第二个P,第一个是国际的一些NGO行业组织,他们制定一些规则和标准来推动实施。

第二种力量就是跨国零售商或者大的品牌商,他们在他的供应链里边去推动实施。是这么一种公司治理的模式。

于志宏:我想我们换一个话题。我想问每一个嘉宾,一个最简单的问题。除了钱总,你们现在所在的行业也好企业也好,对于气候变化的关注或者说这次巴黎气候变化大会的关注,关注了吗?关注到什么程度?

周国银:因为这个项目跟我不是直接联系,因为关注气候大会我们公司有专门去做,但是总的来说就说气候变化我们刚刚讲我们公司实际上是一个能源,能源设备的企业。我们是用能源的,这个跟我们是相互的。比如说我们的客户就关注。我用这个产品之后我如何对这个气候变化产生贡献,我们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作为一个产品的业务的需求。这样来去理解它。以后我们也用在我们的产品设计里面,对我们的产品设计会提出更大的标准。我们有客户说它的气候变化贡献是1:3,他自己是1,他的供应链是3,那我们是他的3,我们都是联在一起的。

胡柯华:气候变化这个议题实际上好宏大,我们行业的企业坦率地讲现在据统计23万家企业,这里面98%点几的全都中小企业,重要中小企业坦率地讲在这个议题上相对被动。但是我可以举个例子,我七月初要去一家企业带我们这个行业里或者在国际上还是比较有名的一家企业。他点名要做碳排放的培训能力建设。觉得在这个领域里面要去主动寻找机会就像华为一样。

Christine Zwahlen:就像周先生一样,我并不是直接参与这个巴黎气候大会的。但是我们有两个方式,来应对气候变化和环境。第一个就是我们关注供应链和供应商合作。另一个就是我们有自己的业务,我们有很多超市和商店,这些地方当然也有碳排放,所以我们就尽量提高他们这个能效水平。从客人和这个利益相关方的反馈来看我们有很多积极的反馈,尤其是在我们自己的商店方面而且对商店方面我们也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于志宏:在供应链层面上有没有关注气候变化您这样的行业组织关注气候变化对于你这个行业的影响。

孙立会:其实去年巴黎气候变化之前我正好两次去了巴黎,我也见证了我们驻外使馆参赞处他们在筹备这样的情况也参与了工作。在中欧中美谈判盲从的谈判我也参与了部分工作。所以我本人以及我们机构也是非常关注这个会议。

胡柯华: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么看,中国的企业从另外一个角度,比如我们可能关注节能减排,这个实际上和气候变化这个议题相关的。

于志宏:说到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个故事。我们金蜜蜂微信曾经发过一个短视频一分钟,这个视频是一家美国的冰激凌公司并不大的一个企业,可能和在座企业规模相比不是很大,但是一分钟的视频恰恰就解读了气候变化两度对于冰激凌所带来的影响。所以这家冰淇凌公司其号召他的客户他的合作伙伴和他一起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所以我个人的感觉对于应对气候变化有的时候不在于用什么样的名词,也可能是节能减排,也可能是气候变化。而在于真正的企业对于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否能够上升到一个我们共同生活的这样一个家园和地球的这样一个视角。接下来请钱先生您来评价一下刚才四位的发言您现在在做的是比较前沿已经开始考虑碳减排包括交易方面的事情,您怎么来看待这些行业所处的变化。

钱国强:确实,现在整个气候变化是一个系统性的,跟刚才在座的各位讲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一样,我们自己是搞低碳的,也在做绿色供应链。大家也听说过天津有绿色供应链管理中心,我们是这家中心的股东之一,我们也在关注这个领域。所以说因为我们做了这么多年的气候变化,后来发现这个事情要解决或者不是一个单一的角度,你不能从一个政府重视或者你从企业一个角度的重视,它一定是一个系统的。所以说我看到大家从供应链的角度,从上游下游到整个这个行业来讲,如果从供应链来讲主要是一个产品设计的标准,它的这个源头是不是环保,是不是能利于气候变化,它的运输生产过程是不是对气候有影响,生产过程消耗了多少能源,是不是高污染、高能源消耗的,虽然是一个供应链,但是反映的是原材料的产生到加工到运输到消费,这个过程中本身也是能源的消耗、工业过程的排放,都是密切相关的。

所以说为什么要去抓供应链,这跟气候变化本身也有一个很好的契合点。主要是从消费的角度来讲。供应链最终是消费者选择,所以消费者选择你们的公司,你们采购的时候最终是要面对消费者,是因为消费者对我的产品、对环保有了更高的要求,我需要我消费的产品是环保的,要求我消费的产品是气候变化友好型的,所以说一定要政策制定者和消费者两边共同起作用。对企业来说必须要赚钱,不能说为了消费者不赚钱了,不能一方面要求我去做环保,但是一方面让我企业的商业模式赚不到钱,所以一定是从政策的角度从消费者理念的角度来推动。整个社会氛围来说,就是一定是要让这些关注环保的企业,能够找到一种融资的模式、政策的环境、消费的模式、商业的模式,又能够环保又能够赚到钱。这是说让这个事情可持续推动下去,不能只是一味地靠社会责任来推动绿色供应链的事情,所以说我觉得可能是需要整体上大的社会氛围。

于志宏:我非常同意钱先生这样的一些观点,这是需要一个系统化的思维来推进的,我们还有另外一个论坛是讨论可持续性的投资。从消费者层面,从制造的层面来讲的。我想能不能请钱先生讲一下,对于您现在所从事的一些关于有关碳的战略性问题,具体落实到一些企业的时候应该从什么方向去起步,目前能够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未来的潜力和机会是什么样的?

钱国强:这个问题特别重要。其实可能低碳这个事情大家觉得离自己还是比较遥远的,但是实际上我们做了这个行业以后感觉这个事情跟每个行业、各行各业都是密切相关的。其实碳是一个无孔不入的一个概念,几乎可以说从制造业娱乐,甚至是零售、金融服务,都是跟这个相关的,比如说讲到工业或者能源企业的话,能源的生产和消费过程当中会产生碳排放,因此要求生产的是低碳能源,或者能源生产和消费的过程中尽量要减少排放。所以为什么要淘汰化石能源,找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这是因为气候变化的过程中,其他的像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甚至是一些交通,它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消费能源或者因为在工业生产的过程当中本身会产生一些排放。比如说水泥生产,碳酸钙分解产生二氧化碳,这个本身跟能源没关系,比如说电解铝,在还原的过程会产生工业化的气体,畜牧业会产生粪便,动物会产生甲烷,所以说它是一个无孔不入的概念。

但是总体上说如果你是一个生产性的企业的话,提高这个工业的效率,生产变的更加清洁就会有助于碳排放,你用新的一些能源来替代一些传统的能源,用新的工业去替代传统的工艺,包括服务业,更多的供应链也是大量的相关。还有相关的低碳服务咨询中介,提供服务的企业也是大量和这个有关,还有就是金融。特别重要的一块就是金融。其实我们看到的未来中国要实现低碳的转型最终的工业也好,服务业也好,要找到一种商业模式,给资本去提供能够赚到钱的解决方案,从资本角度你也要意识到政策在发生改变,你以前去投资放贷款,你放的是一些高污染的行业,未来你贷款放出去都收不回来,对你来说就是高风险,未来绿色的贷款、低碳的贷款甚至说你在低碳里面是不是去开发一个碳金融的理念,这是无孔不入的。

于志宏:对于一些先行的企业,您希望他们做哪些准备或者起步上做什么?

钱国强:首先一般通常来说我们针对更多的是一些制造业或者能源的行业更多一些,还有一些金融企业。从制造业的角度来说我觉得首先就是要摸清家底,你这个企业要去认识到你的排放源在哪里,特别是一些重化的工业像化工、电力、钢铁、水泥等等。

于志宏:制造业企业应该更多从产品的生命周期来做,这个过程当中实际上不止是制造企业本身也是要从供应链来做。

钱国强:你涉及到这是两个概念,一方面是企业自己做好自己内部的,因为要面对政府的管控,你要知道你的排放源在哪里,你才会知道你的潜力在哪里,你才会有针对性去制定一些政策。从供应链角度主要是一些产品,它涉及到低碳产品的认证和整个过程,是逐级认证的,也是跟供应链比较挂钩的。未来的话比如说你这个产品本身生产过程当中产生多少碳排放,要求在你产品上明确有一个标签。

于志宏:我们的产品上有贴过这样碳标签的产品吗?或者说有这样碳标签计划吗?

Christine Zwahlen:是的。我们有一些产品上面有商标,给你举个例子我们有这样的标签,管它叫做气候标签,这上面就会写你有多少的标签,但是我们的经验就是顾客到商店里买东西的时候,他们很难理解这个足迹后面到底代表多少东西。我们有很多不同的商标,比方说有什么有机无机还有就是碳排放的这些标签,所以作为零售商的话我们也很难来界定什么时候我们需要去贴一个标签,有的时候我们在想是不是贴个标签就太复杂了,顾客理解不了,所以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个平衡。如果产品上没有标签的话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做这样的尝试,例如碳足迹的标签。

第二个就是内部要建立一个相应的管理体系。在很多企业内部是要建立一个专门的团队来负责数据的收集,包括碳排放政府对一些企业的要求,你要进行合规化的管理。那么需要有长期的战略管理体系,要有相应的专业人才,然后就是内部人才储备,相应的培训,这些也都是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要有一个长期的战略,这个战略指引这个企业进行整个碳排放战略并采取相应的行动,是中长期的。因为有些行为的合规是短期的,长期你打算怎么样对企业是一种更可持续的、更符合成本效益的也更加有利于转型的一个方式。有时候一个企业转型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实现的,可能需要通过好多年,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一个好的、战略的规划。

于志宏:谢谢各位。我想在座的下面参会的代表有没有一些什么样的问题可以问台上的嘉宾。金鹰集团的高宝玉先生。

高宝玉:我想问五矿的孙主任,刚才你讲的钴的故事,讲到你们通过三个月的时间帮助浙江的企业摆脱了危机,你也提到我们在解决供应链问题的时候要加强各方的合作。我想问的是你们在这过程中对在浙江的公司在非洲的贸易商做了些什么,他们是要到工厂收这些钴的对不对,你们给大家做了什么事情?第二就是说你们的是童工受到攻击的,对正在挖矿的童工你们做了什么,谢谢。

孙立会:我先回答第二个问题。四月份的一个会上,我们发布了两个倡议,第一个倡议就是关于构建全球负责人钴供应链的联合负责人倡议。在会场的当时就很多企业就已经当场表示支持,并且后续也签署了支持倡议的文件。第二个倡议我们发布了一个叫关于发起刚果金儿童救济公益基金的倡议,所以我们现在也正在为刚果儿童公益基金倡议开展工作。会后我们正在做以下工作,第一我们成立了钴供应链非正式的工作小组,这个小组钴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都有,包括苹果。我们每个月都在开会,沟通情况部署工作,我们部署了一个短期中期和长期的一个行动计划,短期之内我们就要开展一些比如说刚果金钴采矿涉嫌童工问题的风险调查,探究童工存在的一些根源。我们也要设计一些风险地图,这个月13号我马上就要启程去刚果,跟当地的政府,当地的NGO,当地的企业以及当地的其他的利益相关方去沟通。

第二个涉及到产品的供应链是非常长的,我们初步的规划就有十几道,我们现在还在做一个供应链的地图,钴供应链的地图,我们以把整个钴的涉及到的供应链都梳理出来,各个环节都有哪些的参与者,哪些是关键的控制点都梳理出来。

于志宏:下面还有哪位有问题。郭司长。

郭秀明:我提低级点的问题学习学习。刚才钱总,你提到这个排碳有成本,减排有收益。挺好的一个概念,在实际操作中我不知道我们的制造业它这个机制是怎么样去建立,怎么样监管,怎么样实现,给我们介绍一下。

钱国强:这个要靠市场化才能实现,或者让政府硬性监管。如果说违反了标准这时候通过标准就能够实现相应的效果,你如果减排的话,你的设备可以卖出去或者市场准入就有。

郭秀明:比方它用了什么样的设备,它是一个排碳性的?

钱国强:这块东西不是特别强,因为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排放量很大,现在正在用市场化的手段,碳交易的概念来解决问题。每年给企业设定一个排放的限额,相当于发配额,监管是要靠你每年要报告,报告排放量,国家发改委专门有一套碳排放的指南,专门要求第三方机构对你进行核查,你每年排了多少碳。这个用的是计算的方法,比如说火电厂你一年排了多少碳,我不是直接去烟囱上测你排放了多少二氧化碳。有发电量,你比如说你每年这个电场要到电网上电,上网的电量数据是不能造假的。你如果造这个假是重罪,第二,你如果造了一次假,逼着你就要一直造假,所以说一般的企业生产了多少产品,统计产品销售用,这种方式来对你进行监控。你如果有造假对你有相应的处罚,国家发改委现在正在立法,国务院明年可能会出来条例,现在试点已经在做碳交易,也已经有碳价,基本上比如像深圳和广东,深圳和北京已经在人大立法以后罚三到五倍,北京的企业2014年的时候如果不提交的话,会罚北京的均价的5倍就是200多块钱,这个时候企业就会说我还是完成这个任务,深圳的话是三倍处罚,所以就形成一个很好的排碳有成本,减碳有收益。

提问:我想问一下华为的周总,当我们讲到绿色供应链的时候,通常听起来会像是公司的角度,那我知道华为也有非常多的员工,在这个事情上员工是怎样呢?比方说公司会不会做什么事情去影响员工,或者员工在绿色供应链上面是什么样的角色,谢谢。

于志宏:我先替你回答一下。你有这个“BEE可贴”吗?你有公交卡吗?你可以拿一张,这就是金蜜蜂在号召所有的员工以及我们的合作伙伴我们的供应商去来践行绿色供应链的举动,对于我们这样的一次会就叫绿色就是这个会议的可持续性管理。

周国银:于老师刚才说的非常好,员工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如何去身体力行,在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来减碳,降低碳的消耗?节能减排对华为这样非化工的公司主要是通过能运的方式来排碳。主要是设备管理,我上面说的那几个绿色里面基本属于绿色运营里面。比如说我们的办公室有空调系统,有电梯社会系统,包括厂房的设计,我们公司最近设计的房子用新标准来设计,有新的产品叫远程的电话系统,减少那面对面的会议,现场非常强,还有一些比如说我们鼓励提高会议的效率等方式来对节能减排有些贡献。对个人方面,实际上我们公司没有于老师说的那么好,比如说你用节能减排的汽车。

于志宏:对不起。我的时间又到了。我想先非常感谢我们台上这五位嘉宾,他们介绍了他们在各自的企业也好,领域也好,行业也好的一些供应链管理也好,绿色管理的这样一些做法和经验。那么我想可能对大家都会有很好的启发。让我们在座的各位给台上的五位嘉宾再一次热烈的掌声好吗?好,请各位回到座位上。

于志宏:我还有几分钟可以做一点会议的小结。那么我们今天这一次第十四次中欧企业社会责任论坛我觉得还是收获很大的。那么我们首先从我们嘉宾的构成,有来自于政府、行业、专业机构企业的代表,分别从不同的视角去来阐述了他们对于供应链的理解、要求和关注。那么我们也特别希望能够结合现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和中国十三五的这样的宏大的背景,去来讨论供应链问题,这样的话我们的今天的讨论显得与之前的十三届的讨论有了一个质的提升。那么针对今天的主题讨论,我想做以下这样的一些总结:

第一点,供应商是供应链管理中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这种变化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以及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的发展阶段所面临的重点的议题是不断变化的,比如说我们可能更多地关注劳工等社会问题,现在延伸到环境的问题,那么在环境的过程当中我们又上升到除了单纯地减排目标到更多的气候变化的这样一个大的背景。这样的一个大的背景,其实是和我们每一个人是息息相关的,那么这样的话能够让更多的相关方关注供应链的问题,只有更多的人关注供应链的问题,消费者负责任的消费才有可能成为现实。供应链的变化还有一个压力和挑战,就是供应链现在变的越来越长,从矿产这个原始的一些资源材料,再到最终的用户手里的产品,那么经过了一个漫长的供应链的管理。在这个供应链上,每一个企业的问题都可能会带来整个供应链的问题,或者是整个供应链的崩溃式问题出现。那么我们在这里面也讨论了供应链上多样性的问题,所以说我觉得我的第一个感受是供应链正在呈现出一种变化的、能够影响到更高的这种格局,所以这是我的第一点印象。

第二点我觉得整个供应链为我们所关注的越来越多,特别是处于这种上游的供应商觉醒的意识是越来越强的。那么这种觉醒的意识所体现的就是原来的一种被动的方式,变的越来越为主动。特别是对于中国的供应商,他们更希望能够在整个供应链上做的更好。而且他们也看到了供应链上的这种社会和环保能力的建设对于公司来说是有强大的竞争力的。这也和刚才郭司长在致词里面所讲的供应链在成为一种价值链,要成为利益链,也要成为一种责任链,我觉得是一致的。

第三点的印象是,沟通对于供应链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渠道。五矿化工商会的孙主任特别给我们讲了这样的案例,尽管没有总结,但是我觉得他们所采取的这个口号就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基础或者解决方案。他所提出来的是首先要去来直面挑战,去来承担责任。其实承担责任是社会责任原则当中的第一位,企业的运营有影响,你就需要去来对这种影响承担责任,这在26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以及GB36000社会责任国家标准里面都是第一条原则。孙主任也讲到要共同合作,采取共同的行动,这在供应链上同样是一种积极建立沟通格局的体现。

第四点我想是创新,我们十三五的五大发展原则第一个就是创新原则,创新发展。那么特别是我们纺织工业协会提出来十年再出发是要以创新为引领,这种创新一个是新的技术,也要运用到供应链当中来。还有一种新的管理的方式和模式也需要去来创新,运用到供应链管理当中去。那么无论是技术还是管理,创新才有可能推动供应链朝更高的水准去来发展。

第五点我想就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实际上是协调或者共享,对应五大关键词的话。我们在推动这个碳市场的时候,低碳发展要去考虑系统性,我们整个供应链建设同样也需要系统性,这种系统性既有纵向的链式也有横向组织的系统性,能够让我们建立起来一种共同的意识,共同作用在供应链上,作用在不同的组织层面,那么对于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也是同样需要一种系统化的管理思想。

综上所述,第十四届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圆桌论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特别是在两位致词、四位主题的发言以及在座的五位的研讨嘉宾的奉献和分享下,取得了非常富有成效的结果。同时我们也在这个会议上大家见证了《WTO经济导刊》、FTA以及浙江省企业社会责任促进会共同签订MOU,来推进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意愿目标和路径。我相信在今年的十二月份,我们可能会在《WTO经济导刊》、FTA、BSCI共同举办的第十五届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圆桌论坛上,以及明年的这个时候第十六届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圆桌论坛上,再次邀请各位能够光临,共同见证我们在供应链管理方面所取得的新的进展,再一次感谢各位的光临。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小黑)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中国质量新闻网
腾讯绿色
中国企业公民网
企业观察网
河南企业社会责任网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本身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授权,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我们:

侯楚卿 市场部总监

邮箱:chuqing.hou@goldenbeechina.com

电话:010-62119201-8003

金蜜蜂官方微博

金蜜蜂官方微信

  • 扫一扫
  •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Csr-china.net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30418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