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祖国的蓝天,我们携手前行
李非凡:说到社会团体包括公益组织,苗处长,我想知道,光华基金会底下有很多公益项目,光华基金会对于空气环保层面有什么样的项目支持和投入?
苗怀忠:我和诸位都不太一样,我们是专门的NGO,作为全国性的唯一的公益基金会,我们是不追求利润。我们追求的目标是最终的公益表现体现出价值。在治理环保方面,我们有一个生态建设问题,雾霾是最近才提出来的。我们发起并长期资助刚才王院长他们的节能减排公益联盟,我们有一个中国节能减排公益基金,通过向企业广泛募集来搭建一个公益平台。现在基本上已经有三个比较具体的项目了,一个是在河北大学成立了一个以低碳为研究方向的教育主体,同时有一个杂志叫节能减排标准化。每年在贵阳有一个我们的分论坛,这是我们通过资助王院他们节能减排公益联盟开展的三个具体活动。我们还和国家林业总局、光明日报,央视发起了森林中国的活动,利用最美系列的影响力,关注战斗在最前沿的护林人。同时我们作为中韩民间外交的项目之一,支持了库布齐沙漠的未来林项目,已经种了2000公顷、3万亩、60万棵,在治沙方面,这也是一个比较有益的尝试。
李非凡:苗处,刚刚说到公益人,有时候光有一颗公益心是不够的,在现在这几年,很多基金会是要靠天吃饭的,因为很多对你们的关注在公益项目上,因为你们是NGO,是不为盈利为目的的,他们在很多层面会去关注,当然这是好事,关注环保事业、关注公益事业,但是很多时候在网上会有一些无端的质疑,或者确实是你们基金会的信息披露不够透明,你怎么看待双方的互相沟通、互相谅解的?怎么样让各方面的民众知道你们在做什么?你们怎么做?又怎么样告诉社会上的网友对你们基金的过分猜疑和评价,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苗怀忠:作为公益机构,国家有专门的法律法规对我们进行严格的审计,这个是正常的审计披露,是一个制度。我们自身首先要遵守这个制度,同时我们欢迎大家通过各种渠道来投身到公益事业当中来,既然欢迎来,就要欢迎别人监督。我们尊重捐助人,我们要把事情做得让捐助人开心,还要让受者开心。是不是一定能做到让观众开心?这个就不一定了。我们自己首先要找到一个心态,第一个原则要尊重法律法规,同时尊重捐助者,再往下就是我们的良心。如果这些都做到了,因为现在是自媒体时代,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观点,他如果还质疑,当然我们有解释的过程,希望能够解释通、解释明白,让他成为我们的一员。
李非凡:苗处,问您一个问题。你们作为一个基金会,有没有对一些大学生的公益项目进行资金上或者技术上的支持?
苗怀忠:像诺基亚曾经对我们捐赠了几千万,现在SK志愿者工作团,我们都是常年合作,企业捐赠给我们,我们出具国家的免税发票,确认他的捐赠行为,我们替企业选择一个符合他的方向,可以接受监督的有效手段来尽他的社会责任。因为你只是捐了货币,但是最后把这些货币如何使用好,可能是我们的一个常年的本职工作。像今天我们座谈了以后,我们和清华的绿协,通过这个机会认识挺好。因为我们是共青团的公益机构,关注我们青年人、关注我们大学生,这是我们的责任之一。
李非凡:回归到最后一个主题,在雾霾天里面,我们还是以五年到十年为一个纬度,大家从自己切身的感慨和体会来说,五到十年当中,空气质量从好的地方,到现在雾霾的天气,自己经历了一个什么样的环境变化的过程?第二个,在这五到十年当中,或者说下个五到十年当中,你能做什么力所能及的事情?
苗怀忠:我是老北京了,五年前的变化都不明显了,要说可能是几十年的变化了。我是隔壁那院的,北大长大的,原来总到清华食堂吃饭。原来家里面是不具备洗浴条件的,都是到公共的浴室洗澡,也到清华。雾霾是我们亲身能够体会到的,实际上还有一种体会就是我们的经济发展了,我们的生活条件改变了。原来我们骑自行车,现在每个家庭可能有几台汽车,所以这时候,我觉得首先,前五年是一个发展过程,未来五年肯定也是一个发展过程,我们首先应该先有一个心态,这是我们应该付出的一个代价,你要说遗憾、说可惜,可能我们当年发展经济的时候,不具备这种社会经验。好在我们在享受我们经济成果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有时候经常说一句话,老讲我们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我们希望以后的五年,我们希望从自身,就像刚才同学讲的,行胜于言,从我们的自身,不管是绿色出行,还是在自己的本职岗位工作上面,尽可能的,因为我们现在确确实实,我们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内容在环境建设方面,以后五年,我们自己会认真工作,把我们的经验用好,大家肯定会拥有一个美好的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