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中能源央企的五大挑战
2015-01-19《WTO经济导刊》李文0
我国在经历了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后,结构性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并已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作为全球最大能源消费国和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必须探索出一条既适合本国国情、保持经济增长又能摆脱传统工业革命以资源耗竭和生态破坏为代价的新路。中共十八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治国方略,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定位于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彰显勇气和担当。而要实现这一宏伟目标需要系统的、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模式的支撑。201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提出了要实施能源革命,这无疑从国家战略高度对我国能源经济转型提出了最强烈的责任和使命要求。能源革命也必将成为我国能源行业特别是能源央企认真思考和破解的时代命题。
我国能源革命三大核心议题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经历了从薪柴时代、蒸汽机时代到电气化时代的三次能源革命。期间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与第二次和第三次能源革命相对应。从全球发展趋势看,新一轮能源革命(第四次能源革命)和新一轮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已初露端倪。新一轮能源革命将以新能源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为主要标志,将把人类社会推进到以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能源时代。与此相对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将以互联网技术、新能源技术、智能化制造技术等的广泛应用为标志,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影响。
我国的能源革命需要构建一个全新的能源体系支撑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以实现生态文明社会建设目标。这是一次前无古人的超越,更是需要集社会之力完成的一项伟大创举。
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我国的能源革命首先必须立足国情。我国的能源资源禀赋特点是富煤、少油、缺气,煤炭在一次能源结构中占比最大,再加上煤炭开采利用技术长期落后,直接导致了多年来在能源消费过程中的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和低能效。我国的能源革命必须在不断优化能源结构方面进行根本性变革,大幅提升清洁能源和可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占比。其次要站在全球化和世界能源格局中理解我国能源革命的现实意义。美国的页岩气技术突破为其能源立国创造了条件,由此也将对世界能源格局带来改变。目前,作为清洁能源的天然气经过近十年的大力发展占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的比例尚不足6%(远低于世界平均24%的水平),大力开发利用本国天然气资源(包括煤层气、页岩气和非常规天然气),并在世界范围内调配资源将是现实可行的方案。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变化均要求我国能源体系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大力增强能源掌控能力和改善系统运营方式,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铺平道路。
总体而言,我国的能源革命有三大核心议题:一是总量控制,就是要立足国内多元供应保安全,大力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着力发展非煤能源,形成煤、油、气、核、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把节能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优化调整产业结构,高度重视城镇化节能,树立勤俭节约的消费观,加快形成能源节约型社会。二是质量优化,就是要逐步减少不可再生的一次能源中诸如煤炭、石油等的消费,增加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这就要对目前以煤炭、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进行比较大的优化调整,提高天然气、电力和核能的安全、高效运行,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供应。而增加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供应绝非一日之功可达,需要对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给予极大的投入,需要一个逐步改善的过程。三是方式创新,就是要从宏观到微观全面转换能源开发利用的方式,对我国的能源体系进行优化,增强能源体系的互联互通,提高能效,增加能源产业链的综合价值,引导能源开发利用向高附加值产品方向发展,实现能源的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效益的有机结合。
总之,我国的能源革命将以清洁、低碳、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能源体系为重要特征,以此支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能源央企在中国能源革命中面临的五大挑战
能源革命是国家的长期战略和系统性工程,绝非一跃可蹴。我国112家中央企业中,能源行业的央企(以下简称“能源央企”)有20多家,覆盖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各个重要的能源领域。能源央企以其资源优势和规模实力,在能源革命中作用独特,既是探索者,也是实践者,更应是引领者。能源央企应以强烈的使命感对我国能源革命有深刻认知,以全球视角和战略眼光看待自身的责任与面临的挑战。
一是支撑国家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面临的挑战。如上所述,我国的能源革命是要以总量增长和能源安全保障,以新型能源结构支持经济发展的转型,走清洁、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新能源之路。能源央企要在自身结构优化调整中面对和解决能力过剩或资源不足、技术设备落后、环保和安全管理成本增长等一系列难题。这里首先是需要能源央企树立全新的能源革命理念,构建新型的能源发展战略思维,着眼于长远和未来,科学、系统地对产业链发展进行战略规划。不同的能源企业要针对自身属性和特点,结合国家能源战略要求,选准在可持续能源体系中的站位,勾画创新发展的模式与路径。
二是解决能源资源外部性和社会化面临的挑战。随着能源经济发展,尤其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汽车进入家庭等,能源经济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日益重要,生态环境恶化的内部压力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外部谈判压力等带来的挑战已成为能源央企需要面对的核心责任议题。我国政府承诺,2020年碳排放要下降40%〜45%,据此,预计2020年我国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将控制在42亿吨左右,煤炭企业将面临较大的压缩剩余产能的问题。由于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外部性及社会化带来的影响,能源央企的组织边界正在无形中扩展,利益相关方日益多元且诉求相互交织影响,除了要履行好一般企业生产运营的职能外,能源央企更要在资源与环境、企业与社区、社会之间担当更加广泛的社会角色和责任。相比以往,能源央企的环境与社会风险及成本都已明显增加。
三是体制机制创新和企业管理提升带来的挑战。我国的能源央企都脱胎于传统的计划体制,经过几十年的改革,逐步建立起日益规范的管理体制,规模实力显著增强,创新能力明显提升。但总体而言,在能源革命的时代命题下,能源央企仍肩负着划时代的变革重任。就是要释放出资源集约化管理的活力和效率,打破传统体制中的惯性和惰性,进一步强化政企分开,建立起充分体现开放、竞争、规范、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化资源优势为市场竞争优势,化规模优势为效率效益优势,化央企的政府资源优势为能源结构优化调整和方向性技术创新的重大突破和进步。而这些都是需要以前所未有的勇气、魄力和智慧,在重大能源管理体制机制上做出重大变革方可实现的。
四是参与国家能源政策与国际能源合作面临的挑战。能源革命首先意味着国家能源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法规等的重大调整,而能源央企以其独特的行业及专业优势,势必要对能源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性调整和产业变革提供决策支持和技术保障。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加大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能源央企凭借技术、资金、人才和实践经验等方面优势更应发挥引领作用,将企业的终极使命与国家利益紧密结合,以企业的创新实践,积极贡献于能源革命的国家方略。另外,能源央企还是国家走出去战略的重要实施者,是国际能源合作的主力军。在世界能源格局面临新调整、国际能源竞争日益激烈的条件下,如何进一步提升国际竞争力,如何以市场竞争主体全面参与国际能源合作,以能源合作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地区经济稳定繁荣,促进和平与发展,更是责无旁贷,任重道远。
五是引领先进文化和创建全球品牌面临的挑战。目前,绝大多数能源央企都是代表国家队的世界500强企业。但我们如何在大而强、大而优上比肩西方巨擘,尤其是在世界品牌和声誉评价排行榜中进入世界一流企业行列,则是需要在企业文化建设上苦练内功。这既要传承央企优秀文化传统,更应与时俱进,学习借鉴,以先进的责任文化激发组织的创造力和团队的凝聚力,以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全面社会责任管理创新增效,以受人尊重和值得信服的优秀业绩,树立中国能源央企的世界品牌,实现中国创造和智造的梦想。
能源央企在能源革命中必须实现四项重大变革
能源革命的成败决定未来中国经济社会形态和发展模式,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国家兴衰。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全新的竞赛。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套用,能源央企要全面参与到能源革命的实践当中,必须做出现实的抉择。
首先,要创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责任生态圈,致力于成为提供中国可持续能源解决方案的社会企业。能源体系的庞大及其基础性保障作用所产生的社会辐射影响,使今天的能源央企承担着多位一体的社会角色及多层次的社会责任。如果不能尽快适应多重社会角色的不同职责,就无从担当起能源革命的重任。与一般企业最大的不同,能源央企必须在国家战略层面构思和规划企业的发展定位与方向,将企业的发展战略及日常生产运营与国家的经济、社会、环境均衡发展目标相关联、相呼应,与员工发展、社区发展、地方经济发展,乃至国际能源合作有机结合,创建共赢模式,成为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解决方案的提供者和世界能源市场的积极参与和贡献者,以企业的创新发展助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毫无疑问,这需要拥有超越一般企业管理的智慧。
其次,要善于运用利益相关方管理工具担当责任和应对风险。由于利益相关方众多,能源央企要善于在多层交织的利益和诉求中寻求最佳价值创造路径。也就是运用利益相关方管理工具甄别关键利益相关方和风险所在,处理各种矛盾和冲突。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要求纳入法制化轨道,能源央企的安全和环境责任突显,企业业绩的综合评价指标将进一步扩展和量化。利益相关方管理工具已成为西方跨国公司风险管理的工具,也应成为能源央企适应新的能源革命形势的必然选择。
第三,要以变革思维提升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对企业综合价值的贡献率。基于前文分析,我国能源革命的突出特征将以能源技术创新和能源管理模式创新为基础,实现能源的清洁、高效、安全和可持续供应。这就要求能源央企立足国情,以绿色低碳为方向,分类推动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并同其他领域高新技术紧密结合,把能源技术及其关联产业培育成带动我国产业升级的新增长点。并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将企业发展的目标定位为经济、环境和社会综合价值的全面提升上来。这还意味着,能源央企的管理和驾驭难度将远远超越一般意义上的企业,要让能源央企在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上发挥促进行业转型升级的引领作用。
第四,要发挥好政府和市场双重调节作用,促进能源的市场化革命。由于能源尤其是石油、电力、煤炭等既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战略资源,同时又具备商品属性。在能源革命中,能源央企要发挥好政府和市场双重调节作用,更加突出发挥市场机制,维护公平运营的市场环境,运用价格杠杆把能源的供求关系调配到最好,增强创效能力。尤其在能源供应革命、能源需求革命、能源技术创新革命和国际能源合作中,都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在市场中摸索规律和积累优势,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能源革命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
新的能源革命需要构建全新的能源体系,要形成新的能源结构和技术序列,会改变现代社会的基础设施,这些都已超出了能源系统。就能源央企而言,能源革命更因能源发展目标的社会性和能源系统本身的复杂性而变得愈加艰巨:能源供应基础设施(电厂、炼油厂、煤、电、油气传输网络等)和使用能源的基础设施(工业工厂、住宅与商业建筑、道路)都是资本密集型的,具有投资刚性且建设周期长。一些能源利用领域存在着经济效益与环境社会效益短期内无法实现叠合的现实状况。比如,目前国家大力推进的电动汽车,虽然政府投入财政补贴数百亿元,但电动车数量仅为几万辆,且在电池及充电技术方面尚需突破。从环保角度而言,电力来源的脱碳化和电池的回收依然是一个关键问题。尽管全球能源革命的目标都在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但时至今日,全球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地热能在一次能源供应总量也只占到2%,要提高哪怕1个百分点,也需要巨额的投入。这表明,一方面能源革命需要巨大的政策支持和技术成本,另一方面制定现实可行的能源解决方案必须在整个能源系统内做到不要顾此失彼,如此才能实现能源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综合社会价值的最优。
政府应鼓励开放式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鼓励能源央企进行跨界、跨区域合作,促进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和技术创新机制的广泛形成,培养全体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鼓励低碳出行和绿色消费。能源央企可以在能源互联网建设、分布式电力的发展、可再生能源体系的建造、建筑改造以及清洁交通工具等领域积极探索和创新。
(来源:WTO经济导刊,作者:李文)
(责任编辑: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