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的“互动”
2015-03-24《WTO经济导刊》邱爱军
在这样的时代里,智慧城市建设需要互动。
首先,我们谈智慧城市,是因为城镇化催生了智慧城市建设这样一种需求。在2014年7月,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发布了新的城镇化展望(编者注:指2014年《世界城镇化展望》),报告显示世界有一半多的人口居住在城镇,到2045年城镇人口将超过60亿。这么多人聚集在城市,需求是可想而知的。在城镇人口快速增长的份额中,亚洲占有很重要的比例,特别是印度和中国。
第二,中国的快速城镇化已经使城镇成为我们必须关注的对象。1979年,中国的城镇人口只有1.7亿,2013年达到了7.3亿人,城镇化率已经超过50%。这里面,我们提的不仅是北京这样的超大城市,而且也需要关注小城镇,因为我们的城市结构中有658个城市,还有2万多个小城镇。
第三,当越来越多的人口进入城市,特别是随着机动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问题在出现,北京也必然面临这样那样的问题。
一方面,我们的道路在不断地拓展、延长,但城市的交通却变得越来越拥挤;经济总量在不断增长,但是雾霾天数多了,雾霾天更严重了。另一方面,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到2013年达到216万张,但三甲医院床位也是一位难求。这样的一些问题,看起来好像跟智慧城市没有关系,可实际上如果我们借用新的手段,就有可能化解。
信息化提供了可能和手段
信息化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可能,也提供了手段。我们的生活是怎样与互联网连接在一起的呢?1999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约有移动电话7.14部,到2012年增长到了212.6部,增加28.7倍;农村地区以前是4.32部,2012增加了197.8部,增加44.8倍。
当然,更重要的是,我国3G移动电话的用户超过1.32亿。国家发改委推动了信息消费等一些政策,有一个数据可以看到,2012年城市宽带接入户超过1.34亿,2013年互联网上网人数超过6.17亿。
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的快速普及使城市的互联互通成为可能。正是由于这样的可能,我们才能够将智慧城市的建设互动起来,整合不同的地方。
如果要真正推动智慧城市建设,还需要进行信息整合。不进行信息整合,是很难提供这些服务的。北京已经整合全市空间地理信息,在线共享,日均访问量超过60万人次,全市共用一张图。离我们最近的一个方式就是,拿着3G手机开车,很快知道哪里拥挤,哪里不拥挤,可以做出自主选择。
“智慧城市就在我们身边”
201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提出要建设智慧城市。
接着,国家发改委联合住建部、科技部、工信部等八部委发布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指导意见(编者注:指2014年8月发布的《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明确提出智慧城市就是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空间地理信息的集成等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构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智慧化体系,提升城市服务公共服务质量,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这就指明了方向,智慧城市就在我们身边。我想跟大家分享几个数字:截止到2014年5月,我国已经有222个城区开展了智慧城市建设,地级以上城市超过60%;有关部门先后在各自领域开展了试点示范,截至2014年5月底,累计批复县级以上的智慧城市253个。
当然,很多地方也做了智慧医疗、社区等。北京很早就在东城区做了网络化管理,建了指挥中心,广州番禺区借助亚运会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建了指挥中心,通过信息整合,使得信息更快速传达到可实施的部门。只有这样,服务才更加快捷和有效。
“整合资源才能够做得更好”
但如果要想把这些做得更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工作,还面临很多挑战。
总体上看,智慧城市内容还不够丰富,服务的水平还有待提升。在这样的过程中,有可能有些地方更多地有形象工程的倾向。所以,我们需要把智慧城市建设真正深入到人民需求中、城市问题解决过程中,这样才能使智慧城市建设真正惠及到每个人。
我们今天讲以人为本,不仅仅是要体现在一部分人,可能要惠及更多数的人,特别是要关注弱势人群,弱势人群参与其中,也能受惠这才是重要的。
智慧城市建设光靠政府是不行的,只有进行资源整合才能够做得更好。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也在做这方面的工作,我们认为只有进行市场化的推动,才能够做好智慧城市建设。
2014年10月,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科技部、工信部的四个智慧城市联盟,从不同的视角去推动这项工作,建立了四个平台,工作各有侧重,但是四家整合在一起共同推动。我们欢迎在座的联盟、机构一起推动,也欢迎大家为这样的机制提供更多的建议和改进的意见。
智慧城市建设需要各个方面的创新,不仅是政府、企业,也需要我们每个公众的意见。实际上,智慧城市互联互通并不能代替我们面对面的交流。只有面对面交流,才可能有更多创新的想法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出来,在我们的整个产业发展中有更多的创新。(作者:邱爱军 编辑:李长海;邱爱军是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副主任,本文编辑自作者在2014年社会创新峰会上的主题演讲,未经其本人审阅)
(责任编辑: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