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招助力企业走出去
2015-09-06金蜜蜂李文
(原标题:“世界搞错了?那有什么关系,五招证明我行 | 一带一路采蜜行” )
走出去的中国企业肩负着神圣的使命与责任,其一言一行与国家形象紧密相连。从这个意义来看,无论是“打造中国好企业”,还是“成为中国好伙伴”,企业的责任出海与我国可持续大国形象的树立,都需要同时上路、并肩而行。
“一带一路”涉及国家外交、国际经贸合作、对外投资和发展规划等诸多方面, 是一项目标宏大的中国国家战略。企业不仅要考虑存在的经济风险,更要考虑东道国对我国对其投资的心理认同和接纳程度。
一些国家担心我国大量具有价格优势的中国制造商品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打入其国内市场,致使当地基础薄弱的民族产业丧失竞争力,同时也担心大量资本流入导致其国内金融秩序混乱,最终沦为中国经济的附庸。
要消除相关国家对此产生忧虑、抵触甚至排斥心理,就需要走出去的中国企业更加明确地传递“尊重平等、互利共赢”的经营理念, 创新海外投资模式和运营方式,以成功的商业运营树立自身良好的品牌形象,赢得东道国政府和人民的信任与尊重。
1 转变观念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统领是前提
企业在海外运营中,树立和维护良好的企业形象,首先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兼顾考虑项目的经济性、环保性和对当地社会民生的改善,以诚意和行动改变国际社会的认知。其次维护和改善形象不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人的工作,必须纳入公司海外战略统筹考虑和规划。
走出去企业要勇于旗帜鲜明地提出“平等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发展理念,通过实施具体的商业合作项目,用看得见、信得过的成功商业项目运作,打消疑虑,深化各国对“一带一路”所倡导“开放合作、和谐包容、市场运作、互利共赢”原则的理解和支持,筑牢合作根基。
2 守法合规熟悉并自觉遵守国际规范是关键
以往的教训是,由于个别走出去企业没有较好地尊重当地的法律法规而受到处罚,造成对中国企业整体形象的负面影响。商业运营的底线是遵纪守法,走出去企业更要严守三条“红线”:即本国法律法规、东道国法律法规以及国际规范和惯例。
特别要重视各国法律制度体系的差异性,高度重视并自觉遵守以往发生争议较多的当地有关环境保护、劳工权益等方面的法律法规。这是保障走出去企业成功的关键。
3 创新管理开展环境和社会风险管理是保障
海外投资最大的风险不仅限于项目经济性本身,其所涉及的环境影响和社区影响也会成为制约企业海外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我们统称为“软环境影响”。
近些年来,西方跨国公司在跨国投资中引入了“社会资本投资管理”的概念。就是说,企业要想在一个地方获得长久的发展,必须从商业项目的投资中拿出必要的预算开展有助于当地经济社会条件改善的项目,包括环境与生态的保护、社区福利事业等,这部分投资与项目投资一样都是风险管理必须付出的成本,不同的是它不直接产生商业利益回报,但可以改善企业的投资环境。
4 提质增效向产业链的高端价值转移是出路
“一带一路”横跨亚欧大陆,涉及三大洲四五十个国家。在打造走出去“升级版”进程中,中国企业走出去要探索投资合作新模式,大力推动新兴产业合作,实现向产业链高端价值目标转移。
提升加工制造业的技术含量和创新价值,突显“中国创造”概念。采掘业等要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加强与沿线国家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的深入合作,同时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推动上下游产业链和关联产业协同发展,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在合作中切实让东道国看到诚意、见到实惠,在合作中实现企业自身和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同步提升。
5 战略投资社区参与实现共建共享共荣是基础
作为海外投资重要的利益相关方之一,企业走出去必须尽快熟悉和学会与“社区”打交道。一直以来,很多中国企业走出去习惯于保持低调,不善于沟通。这导致当地民众对中国企业一直有一种神秘感和陌生感,认知度和满意度也不高。
与此相对应,一些西方跨国公司提出要“做社区的好邻居”的说法,把传统单一捐钱做公益的做法转变为与社区居民和当地政府一道来商讨社区建设规划,让当地居民更好地分享企业的商业投资成果。
如此, 传统上的社会公益就变成了有目标、有规划, 响应当地亟需和切实改善民生,有监督、有实效、有认同的共同参与、共同建设、共享价值创造的过程,可以极大地增进中国企业与当地居民的情感纽带和文化认同,为海外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责任编辑: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