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主页 > CSR知识 > 研究 > 数据 > >

金蜜蜂中国采掘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2013

2014-07-18未知admin


自建国初至今,我国采掘行业已有6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曲折艰难中发展壮大,取得了巨大成就。然而在繁荣背后,也隐藏着诸多不和谐因素,诸如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员工权益保障缺失等一系列问题引起了社会公众的高度关注。采掘行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有助于回应对各利益相关方的期望和诉求,进一步提升社会责任管理水平,同时树立企业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截至20131031日,通过企业主动寄送、企业官方网站下载及网络查询等方式,我们共收集到采掘企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60份。我们依据“金蜜蜂社会责任报告评估体系2013”,对这些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评估。基于报告参数,我们对采掘企业发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整体描述,并结合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咨询方面的经验,对这些报告的整体质量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尝试总结采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建议。

 

回顾2013年采掘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整体情况

 

60 截至20131031日,采掘行业共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60份,同比增加15%。其中,上市公司发布社会责任报告30份,同比上升10%

 

采掘企业报告发布数量

 

  国有及国有控股 发布报告的企业中,89%为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这是由于采掘行业的企业性质多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且国资委于2008年发布的《关于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有条件的企业要定期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极大地推动了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发布报告的采掘企业性质

 

4次及以上 半数企业连续发布报告次数达4次及以上。这其中,有中国较早一批发布社会责任报告的企业,比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在2006年就建立了报告发布制度,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已连续发布6份可持续发展报告;还有很大一部分企业是在2008年国资委指导意见推动下,连续每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

 

采掘企业报告发布次数

 

51 报告篇幅在51页及以上的比例最高,达43%,内容较为丰富。研究发现,企业规模越大,披露的社会责任信息也就越全面。采掘行业多以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为主,企业规模较大,且受关注程度较高,较多的篇幅有助于披露更为全面的社会责任信息。

 

采掘企业报告篇幅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绝大多数的报告名称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数量为52份,占比约为87%;另外3份报告名称为可持续发展报告。

 

采掘企业报告名称

 

G3/G3.1 50%的报告采用了多种编制依据,其中全球倡议组织(GRI)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为主要参考依据,这与《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中关于采掘行业的补充指引密切相关。但仅有3份报告参照了行业指引,这3份报告来自石油开采业企业,所参考的行业指引均为国际石油行业环境保护协会(IPIECA)和美国石油学会(API)联合发布的《石油与天然气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第二版2010年)》。

 

采掘企业报告编制依据

 

8% 仅有5份报告接受第三方专业机构审验,占比约为8%,分别来自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中煤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和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随着报告数量的不断增加,报告质量的提升迫在眉睫。而报告审验能够站在第三方立场上对报告披露的信息进行评估,在提升报告信息的客观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增强资本市场的信心。

 

采掘企业报告审验

 

2013年采掘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整体质量做出判断

 

  我们依据得分的不同将报告分为起步、发展、追赶、优秀和卓越5个层次。采掘企业报告的平均得分为58.97分,整体水平处于发展阶段。其中,有3%的报告的质量已达卓越,具备较高的水准;30%的报告处于优秀阶段,披露水平也较高,但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超过半数的报告还处于起步和发展阶段,报告质量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采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类型分布

 

  采掘企业报告质量整体高于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平均水平,在创新性和可比性方面优势突出;从采掘企业报告自身来看,报告的完整性和实质性优势显著,创新性和可信性还有待提升。

 

我们的发现

 

发现一:与社区相关的履责信息披露特点突出

 

  采掘行业能够带动一方经济的发展,但开采过程却容易对项目周边的社区造成较大影响,如扬尘、噪声污染等。采掘企业报告非常重视对社区议题的披露,相对于其他利益相关方,社区的指标平均覆盖率最高。从指标披露的具体情况来看,多数报告着重披露社区的志愿者服务和促进社区发展项目,披露程度接近80%。这有利于企业与社区居民之间的沟通,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社区环境,同时提升负责任的品牌形象。

 

  需要指出的是,采掘项目本身就是攫取资源的过程,但多数企业并没有重视对社区资源利用补偿的信息披露,忽视了与采掘业本身业务相关的社区发展指标。这反映出企业在对社区资源利用的补偿方面的实践与信息披露都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

 

社区发展责任议题指标覆盖率

 

发现二:聚焦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环境管理体系建设

 

  由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并且资源的开采过程耗能较大,生产过程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物,在资源、环境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绝大多数的报告着重披露资源有效利用与降污减排的内容,展现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约61%的报告披露了资源节约与利用,60%的报告披露了降污减排。

 

  与此同时,接近半数报告披露了环境管理体系,反映出企业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负责任的经营理念。《神华集团2012年社会责任报告》中详细披露了其三级节能环保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节能减排“统计、检测、考核”三大体系,和“制度建设、资金投入、科技创新和教育宣传”四位一体节能环保管理架构。

 

10 环境责任议题指标覆盖率

 

发现三:生物多样性保护信息披露引领生态关注新趋势

 

  开采作业不可避免地会对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造成破坏,特别是对生态脆弱地区的影响尤为显著。多数报告着重披露物种保护信息,占比近56%,展现了多数企业对项目周边生物多样性的关注程度和履责意识。但仍需清醒地看到,报告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和专项资金方面的披露还比较欠缺,仅有23%左右的报告进行了披露,表明生物多样性的信息披露的系统性和专业性有待提升。但这并不妨碍采掘行业在生物多样性方面已经为其他行业报告的信息披露起到了引领和带动作用。

 

11 生态系统保护指标覆盖率

 

发现四:重点关注劳工权益与安全保障的落实

 

  采掘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一线员工多以农民工为主,且工资水平较低,劳资冲突时有发生。多数报告着重披露社会保障和劳资内容,特别强调公司能够严格执行劳动法律、法规,保障劳工工资和福利发放,体现了企业肩负劳工责任,关注劳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的责任意识,在提升报告质量的同时,为企业赢得最广泛的劳工支持。

 

12 劳工责任议题指标覆盖率

 

  由于开采作业风险较高,工伤和职业病成为劳工管理中的重要议题。多数报告着重披露健康安全内容,系统梳理了管理体系、制度措施、工具设施支持和资金保障,体现了企业与对劳工生命安全和职业健康高度负责的态度,同时通过报告的内部沟通功能,有助于提升企业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13 健康安全责任议题指标覆盖率

 

我们的建议

 

建议一:提升社区议题披露与行业特点的关联度

 

  采掘行业企业应建立与社区沟通的常态机制,充分了解社区利益相关方的关注重点,并将其与行业特点相结合,在巩固和提升社区公益项目和助力社区发展的同时,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提升对社区的资源补偿力度,系统收集资源补偿实践和优秀案例,进一步提升社区议题信息披露的质量。

 

建议二:增强生物多样性议题披露的系统性和专业性

 

  采掘行业应充分认识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性,明确生物多样性保护实践的重点领域,挖掘和梳理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实践,在报告中进行系统性地披露,有条件的企业可发布生物多样性专项报告。

 

建议三:加强对行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引的研究和制订

 

  由于采掘行业是直接从自然界开采各种原料、燃料的工业部门,对自然、社区和员工的影响都比较大,具有比较明显的行业特点和地域属性,这就决定了采掘企业社会责任的信息披露应更具行业特色和本土特点。然而分析指出,仅有3份报告依据了行业指引,且均为国际行业指引,这是由于目前国内行业组织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指引还比较缺乏。因此,加快采掘行业社会责任指引的研究和制订是非常必要的,这既有助于提升报告内容编制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有助于推动采掘业企业加强对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重视程度。

 

  (来源: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责任编辑:小黑)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金蜜蜂智库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联合国妇女暑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本身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授权,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我们:

侯楚卿 市场部总监

邮箱:chuqing.hou@goldenbeechina.com

电话:010-68711086

金蜜蜂官方微博

金蜜蜂官方微信

  • 扫一扫
  •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Csr-china.net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9010813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732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