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管理理念引领民企发展
2014-12-18中华工商时报佚名0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企业社会责任运动迅速向全世界扩散和渗透,目前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国际潮流。作为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行为,系统践行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存在于社会的理由,更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
当前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问题突出
在多元力量的推动下,中国企业对履行社会责任的实践和探索日益深入,企业社会责任已成为中国企业发展与管理实践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探索并主动加强自身的社会责任管理,成绩有目共睹。但同时,我国各类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方面问题还很多。
环境污染问题严峻,生态环境状况堪忧。近年来,中国企业在转变传统增长方式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结构性矛盾依然尖锐,增长方式远未实现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外延粗放型特征依然十分明显。受这种增长模式的影响,一些企业较少考虑环境保护,将利润建立在破坏和污染环境的基础之上,导致经济、自然、与环境之间产生大量的不和谐。进一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切实保护环境,维护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是我国企业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部分企业在纳税、劳工权益保护等方面责任缺失。有的企业是“盈利大户”却不是“纳税大户”,想方设法偷税漏税,连最基本的守法经营的社会责任都做不到,更别说更高层次的社会责任了。在劳工权益方面有的企业恶意拖欠或压低员工工资、无视员工的安全与健康、用工招聘歧视等现象依然存在。
部分企业不诚信经营,消费者权益受损。企业制造及销售假冒伪劣产品、危害食品安全、发布虚假广告欺骗消费者、侵犯知识产权等诚信缺失行为侵害了利益相关方的权益,丧失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破坏了经济和社会环境,给社会造成了恶劣的影响。
企业慈善理念不够成熟,慈善活动形式比较单一。在我国,企业参与慈善事业的主要形式仍限于各类捐赠行为,主要以资金为主,企业慈善活动形式相对单一。更多的企业把捐赠当做回报社会,还没有把公益慈善和发展战略以及商业利益结合起来,没有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运作机制,企业公益慈善事业在公益慈善文化方面表现不尽完善,公益慈善事业缺少长久的动力。
企业对于社会责任的理解存在认识误区。有的企业在融入国际价值链的同时,面临采购商日益严苛的验厂挑战,为了能够持续获得订单而不大幅增加成本,一些外贸公司和工厂利用“专业”提供咨询信息或是直接帮助验厂通过的公司和人员,帮助其过关或宣传,但其实际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往往并不能达到要求,其员工也不一定能享受到相关的待遇。还有的企业片面地认为履行社会责任就是慈善捐款,狭隘地理解为做社会责任仅仅会增加企业成本,认为一定是在企业自身具备经济实力后再履行社会责任等。这些误解导致企业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及战略,没有与公司的发展战略相结合。
多措并举推动民企社会责任建设
如何引导、促进民营企业更加积极、更加科学地履行社会责任,需要从强化政府职能、社会组织推动、企业内在动因等方面齐抓并举,多方引导和推动。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国际社会责任的最新发展趋势和中国特色,并结合民营企业自身发展现状,实事求是,勇于担当、量力而行。
强化政府监督职能,规范和引导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当前,我国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水平还参差不齐,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还有待规范和引导。为使民营企业正确、全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需要强化政府职能,建立有效的政府监督机制,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深化改革,为民营企业自觉承担社会责任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继续发挥工商联引领作用,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工商联的职能所在。工商联在原有工作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全面准确认识自身性质、地位、作用及优势,并结合民营企业新时期下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准确把握每个发展阶段的工作方针,从而更有效地引导和推动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深化民营企业对社会责任的认识。通过开展教育活动,引导、影响、带动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参与到活动中来,使民营企业能够深入认识社会责任,并逐步将承担社会责任提升到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构建社会责任多样化平台,为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做好服务。在围绕促进“两个健康”、不断总结“光彩事业”工作机制和活动方式的基础上,积极创新,构建多样化慈善捐助平台、企业与利益相关者的沟通交流平台等,跟进服务,推动企业做好相应的社会责任。
加强社会组织作用,营造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良好氛围。除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引导推动外,社会组织在营造社会责任氛围、推进民营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消费者协会、行业协会、学术机构、第三方平台等非政府组织,通过探索制定企业社会责任相关标准,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供社会责任培训,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提供全面指导和服务,从而引导企业正确承担社会责任。新闻媒体、特别是主流权威媒体等,利用自身的宣传力、感染力和号召力,以各种渠道宣扬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表彰民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先进典型,提升企业社会责任的影响力,从而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提升企业责任竞争力,激励民营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所谓责任竞争力,就是指企业运用自身的专业优势,解决社会、环境、员工等方面的问题,使得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经济效益也得以同步提升。竞争理论创始人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rter)将社会责任分为两类:一类是反应型的,如公益捐助、妥善处理废物排放;另一类是战略型的,其着眼点是寻找能为企业和社会创造共享价值的机会,如价值链上的创新、对竞争环境的投资以及企业在核心价值主张中考虑社会利益等,使社会影响成为企业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迈克尔·波特看来,承担反应型社会责任给企业带来的竞争优势通常很难持久,只有通过战略性地承担社会责任,企业才能对社会施以最大的积极影响,同时收获最丰厚的商业利益。这就需要企业有全新的思维方式,在其生产过程中以社会责任角度融入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将承担社会责任看作是创造共享价值的机会,而非单纯的危害控制或公关活动。因此,民营企业应内化社会责任管理机制,创新商业模式,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纳入到企业的制度体系和战略规划中。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做出全面深化改革和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大部署,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未来,中国民营企业将面临着新一轮的发展机遇,民营经济将在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获得更大的空间,发挥更大的作用,享有更高的地位。但责任与权利从来就是匹配的,市场深化改革让民营企业拥有更大的权利,同时也要求民营企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民营企业如能抓住机遇,以更多、更高和更新的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来要求自己,用社会责任理念和方法来提升企业管理和经营理念,率先重塑企业管理体系,必将缩小与世界先进企业的管理差距。我们期待着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管理理念引领我国民营企业更快更强地发展,更多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从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早日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责任编辑: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