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普拉花开别样红|玫琳凯SDGs示范村的扶贫启示
2019-10-17金蜜蜂罗曙辉0
“以前真的是累啊,就算孩子坐在我肚子里的时候也要下地种烟草,没有一天可以休息。现在可就好些了。”自去年以来,生活在云南省永仁县宜就镇外普拉村的彝族妇女夏学芳,三个孩子的妈妈,常常在朋友圈里晒自己的绣作,现在的她已经能够通过自己绣品获得新的收入。
通过彝绣培训,这个村里共有607名18岁以上妇女获得了就业机会、拓宽了增收渠道。这些勤劳的农村妇女们,月收入少则上千块,多则达到一两万元。“我有信心,培养出更多的彝绣传承人才,将这个曾经濒临断层的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县级彝绣非遗传承人李永秀表示。
这是最近两年来,这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实现了脱贫,步入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之后的一个缩影。
2017年在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的见证下,玫琳凯(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玫琳凯”)携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宣布在中国云南的外普拉村共同启动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示范村项目。
此后,这里不仅发展起彝绣服装产业,还发展了饮食、住宿、特色文化体验等旅游产业,核桃、芒果、烤烟等多种农作物种植产业等等,8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10人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产业发展途径和就地就业机会,210人季节性外出务工农民和120人长期外出务工农民选择返乡就业创业,在经济起步的同时,村里水电、垃圾处理等基础设施得到了完善,村里的自然环境与传统文化得到了保护,整个村庄渐渐变得整洁、美观、生机勃勃。
2019年10月16日,SDGs示范村项目成果总结分享会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交流会上,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助理代表万扬对此项目进行了点评
对于这个唯一的村级SDGs示范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助理代表万扬作出了这样的评价:“短短两年时间,项目当中所探索出的赋能于人的理念和方式,将为我国西藏、内蒙等其他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甚至我国整体的脱贫攻坚事业以及2020年之后乡村的可持续发展带来非常有政策参考价值。玫琳凯作为一家具有战略远见与社会责任理念的企业,在其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玫琳凯要发起这样一个项目?这个项目如何能够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取得如此成就?
项目各方在玫琳凯总结与交流经验
不只为扶贫
从SDGs示范村,玫琳凯可持续发展事业再起航
企业为什么而做扶贫?仅仅是响应政府号召?面对这个灵魂拷问,很多找不到答案的企业往往无法长久地坚持。
深耕中国的外资企业玫琳凯却用近20年的行动,不断地回答并验证着。
自创始之初,玫琳凯就是一家意义明确的商业机构。美国商界的大门还未向女性敞开,46岁的玫琳凯·艾施认为女性获得平等权利的基础是经济自由,于是她用自己5000美金的积蓄创办了玫琳凯公司,为女性提供销售化妆品的事业机会。
在中国,玫琳凯一直以“丰富女性生活”为使命,为女性赋能。从2001年开始,玫琳凯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成立了女性创业基金小额贷款项目,提供免息循环贷款1000万元,已成功帮助20余省8万余名妇女完成创业活动。2011年,玫琳凯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正式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2012-2016年期间就在云南楚雄,采用“社区主导型发展理念” 开创彝绣文化产业示范项目,使彝族刺绣成为彝族妇女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
这些项目,让玫琳凯积累了许多促进贫困地区妇女发展、改善她们的社会地位和角色的宝贵经验,更让玫琳凯与中国的女性发展以及扶贫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2015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发布了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简称SDGs),随后中国更是率先发布了国别行动方案。深耕中国25年的玫琳凯敏锐意识到,这可能是其在华发展并助力十三五规划实现的难得机遇。
为此,玫琳凯不仅对标SDGs,形成了四个战略方向,即授人以渔、启人以智、焕发新生、守护自然,充分利用玫琳凯独特的商业模式在推动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促进性别平等、创造美好生活等方面的优势,实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共创。以此为基础,玫琳凯进一步思考,自身拥有哪些商业资源和经验,能够通过伙伴关系为社会和环境带去积极的影响,助力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或许女性赋能、助力中国扶贫事业正是其中之一。
玫琳凯(中国)对外事务与品牌副总裁张晶跟合作方一起回顾了项目的初衷
“当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扶贫事业走在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前线,玫琳凯希望通过SDGs示范村项目,将我们几十年来坚守和积累的赋能女性的理念和经验,以及在资金、宣传、管理、国际视野等方面的优势融入贡献、融入、推广到全球可持续发展事业当中,这将是我们致敬这个时代,致敬这个美丽的星球,最大的使命与机遇,并成为每一个玫琳凯人的自豪。”玫琳凯(中国)对外事务与品牌副总裁张晶告诉记者。
要落得下、好推广
好的合作模式,事半功倍
企业有资金,有人才,有资源,更有市场经济发展经验,但是会经商就会扶贫吗?对于这个更复杂的社会问题,企业应该做怎样的准备?
在过往十几年的社会责任工作当中,玫琳凯已经形成了丰富的跨界合作经验——不断寻求专业且富有经验的合作伙伴,通过明确的分工整合优化资源和能力,形成优势互补的合作结构,建立起创新、可持续的公益模式。
这一切,让玫琳凯在SDGs示范村项目当中想得更多、更远,建立了更为成熟、稳固的国际组织、妇女组织、企业、政府等相结合的合作模式,通过项目可行性、可推广性等实现价值最大化,贡献全球可持续发展。
对于这个项目当中玫琳凯的角色,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母亲创业办负责人吴彩霞的评价是,玫琳凯作为企业不仅对项目提供了最根本的资金资助,更是将资金、宣传、管理、国际视野等跨国公司的企业优势融入项目之中,在推动公益项目高效管理的同时,更加注重性别视角和女性赋能,同时用商业思维推动产业发展和综合扶贫。
而作为玫琳凯最为长期的合作伙伴,妇基会的支持,让贫困地区的妇联以及妇女工作者对项目提供了最大的理解和帮助,减少了项目执行中的阻力。同时,项目选择示范村的地点,非常注重地方政府的重视与支持,这种支持对于项目逻辑以及最终能够发挥自主能动性、实现可持续的运转和发展意义重大。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支持,是这个扶贫模式当中最大的亮点。有了这个联合国旗下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组织的推动,才有了首个村级SDGs示范村的官方认证,更吸引了大量的专业机构以及社会组织对外普拉村倾注了关心和投入,比如项目后期得到了中国招商局集团慈善基金会的注资。与此同时,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计划将外普拉村的经验作为重要的政策研究项目与SDGs落地项目,向国内甚至全球其他地区推广。
外普拉村妇女在上海召开的SDGs示范村项目成果总结分享会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交流会的展览上,向人们介绍传统彝绣
目标不是单一的
将SDGs与乡村振兴统一
多年来,玫琳凯在楚雄地区推动彝绣产业的发展,外普拉村正是获益地区之一。
“但是我们发展很困难,这里海拔落差大,景观层次丰富,山清水秀,自然环境良好,同时,这里也是国家级传统文化保护村落,土木结构老房子保存完好,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这里比较贫困、闭塞,受到发达地区的干扰比较少。”宜就镇党委书记普学昌认为SDGs项目示范村项目对外普拉村来说,是发展理念到发展能力的一次大换血,可以说有力推动了这个村庄在乡村振兴上走到了前列。
具有彝族传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一度被认为是外普拉村的发展重点,但是普学昌认为,未来旅游业只是自然而然的发展常态,在旅游业之上,外普拉村将有无限的发展可能
比如对于外普拉的发展目标,玫琳凯和项目组各方请来专家,与外普拉村有关领导干部以及群众一起,多次开展了讨论、考察等活动,最终达成发展共识——
“我们有惯性思维,我们村子是偏重于哪块?是旅游吗?但是其实不是,我们将这个村子的发展看作一个社会的发展,不只关注经济,还有文化、教育、社区治理、环境保护等等,综合考虑。”最终,这些理念方向都契合了玫琳凯对标SDGs提出的四大战略——授人以渔、启人以智、焕发新生、守护自然。
外普拉村、宜就镇以及县级领导们将SDGs当中的17项目标与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对标,以此为基础,项目组开展外普拉村中长期规划实地调研,制定《云南省永仁县外普拉大村建设与发展规划》(2019-2025年)初稿,规划了旅游住宿建筑、危旧房改造及其户外,道路、场地、标识系统等,教育、养老、历史商业街、原土司大院等等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概括,提出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外普拉村这种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战略路径正是对习总书记这一要求的有力贯彻。
外普拉村乡村旅游合作社主办的民宿样板间,已经开业并接待量9场累计37人次游客
民宿样板间设计古朴,保留了外普拉村传统民居元素
扶智难,但功夫一定要下
突破口在女性赋能
张晶第二次来到外普拉村,在听完宜就镇党委书记普学昌在公共道路、危房改造等乡村基础建设以及农业增收等产业发展的成果之后,提了一个问题:“在你们这些工作当中,女同胞在哪里?”
“现在想起来,可说是当头棒喝。” 普学昌在2019年10月16日可持续扶贫发展示范项目成果总结分享会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交流会公开表示。
当地的领导干部从未想过要做妇女的工作。大家都觉得“女同志嘛,是干不成什么事的”,而且人的工作往往是乡村干部最难做,也最不愿意做的。没成想,妇女却成为了扶贫工作中的突破口。
外普拉村乡村旅游实务培训
“妇女,首先应该是一个家庭幸福的核心。” 普学昌说,“我们原本无法想象给妇女培训居然是这样——最开始只是教她们介绍自己,讲我是谁,我会做什么,后来慢慢的培训教她们教育小孩,家里的收纳、卫生、礼仪接待、餐饮服务、和乡村导览员培训等等。她们的意识、素质以及能力改变了之后,能够带动家庭,最后一个个的家庭改变,带动了我们整个村庄的发展。”
参考玫琳凯一直以来在妇女发展上的经验,项目展开了一系列的赋能工作:
首先是以妇女生计发展为目标,与妇女共同讨论实施,彝族妇女的刺绣、种养殖等项目。
“除了我的绣工,现在家里两个老人养殖黑山羊,100多头,还有养猪,我们也种植烤烟、芒果,都做得比较丰富。以前没在意这些东西,自从培训过后,我们本地方经济来源比较多了,现在家里8口人,年收入能够达到15万了,增长了三分之一。”夏学芳的家庭经济状况代表了村里大多数人的现状。
其次是开展妇女能力建设培训。包括妇女参与生态旅游培训、妇女与环境保护、妇女与权益、妇女与家庭教育。比如举办乡村建设素质能力提升培训班,45名村民(妇女30名)和村组干部参加培训,提升外普拉村民在乡村旅游中的服务能力和参与积极性。现在,所有妇女已经习惯礼貌的问候,大部分妇女可以用普通话和人沟通、能介绍自己村庄的历史和文化,展现出强烈的民族自信和敢于担当意识。
在乡村导览员培训中夏学芳落落大方地走到了台前
在能力提升培训的基础上组建的烹饪兴趣小组负责豆花系列食品制作,文化宣传兴趣小组负责演出节目排练,组织了别开生面的外普拉村组织首届豆花节,将外普拉传统美食豆花,根据妇女们的爱好和想法,做出不同的花样。这种活动调动了村民们的主动性,更丰富和增强了当地人的文化自豪感。
第三是组织妇女骨干和村民委员会负责人外出参观学习妇女创业、社区建设发展的模式,省妇联组织外普拉10名村民代表,到西双版纳和昆明市考察学习乡村旅游和农村社会治理。
在赋能的基础上,项目还开展了妇女组织能力建设,尊重妇女作为一个村民、公民而非一个家庭成员应该应当享受的权利,培育孵化了妇女发展、互助妇女组织,加强了妇女的主体意识,比如以村干部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合作社、以村民自发组建的火波若玛(汉语意思为月亮女儿)艺术团、等等,将旅游业经营得有声有色。
在10月12日的旅游节活动中,月亮女儿艺术团用传统跳脚欢迎远方来客
“现在我们基本上确定了要坚持做人的工作,我们不怕慢,不管花多少时间,培养人、留住人,尤其是妇女,才是乡村振兴发展的关键。”普学昌说。
这个项目下一步将还会有哪些变化与发展?外普拉村的发展蓝图已然绘制得有声有色:重点落地项目包括闻稻咖啡馆、外普拉书院、外普拉示范街区、一院一品示范村落、艺术节、国际游学、耕读周等,针对人才发展,开展村歌计划、招募乡建合伙人、影响力活动宣传、网络社区营造、乡村创客漫习营、乡村庭院经营课程、家庭整洁课程、乡村导览员培训等重点教育项目。
罗祥萍(左二)一家住在村口,以后她希望借助家乡旅游业的势头,在家里开个商店
但是,还远不止于此。万扬指出,”外普拉村的发展经验,将成为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重要案例,在官网或者其他官方平台推广,对于像柬埔寨等全球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减贫事业将同样具有示范意义。”
同时,玫琳凯与联合国六大机构:联合国妇女署、联合国合作伙伴关系办公室、国际劳工组织、国际贸易中心、联合国全球契约以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协商并制定战略性合作,在全球发起的一个没有任何门槛的项目——“女性创业加速器”项目,为外普拉村以及全球妇女赋能,为全球其他地区更多SDGs目标的实现提供更广泛的支持。
2019年,外普拉村被列为云南省生态宜居示范村
(责任编辑: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