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经济智库的独立之道
2015-04-14《经济参考报》 2015年4月10日吴心韬
“这楼是维多利亚时期的,到现在有一百多年历史了。”会议经理布鲁克口中的这个楼是英国全国经济与社会科学研究所(NIESR)的红砖小楼,距离英国议会大厦仅10分钟的路程,但远离了人群喧嚣,静静的隔望着圣约翰·史密斯音乐厅。地下一层,地上四层,红色墙砖,白色窗棂,两伞黑色的小木门,这是再普通不过的伦敦年代小楼,却汇集英国一流的经济头脑和政策质询专家,且一直以来保持其低调和独立的传统。
仅一街之隔,还有三家知名独立经济智库毗邻而居,他们分别是亚当·斯密研究所、经济事务研究所和政策研究中心。这三家独立智库都坚信和奉行自由市场经济理念,前二者拜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和哈耶克为“精神领袖”,分别成立于1977年和1955年;后者则由“撒切尔主义”概念的缔造者前英国教育与科技大臣基思·约瑟夫于1974年创立。
如果将国际政治与关系的智库考虑在内,那么以英国议会大厦为中心,周边1公里能够找到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欧洲改革中心和开放欧洲等智库。和金融城金融类企业扎堆的现象类似,许多知名智库汇聚在英国的政治中心威斯敏斯特区,以方便官员、学者、商界人士乃至普通民众之间的交流。
要了解英国经济智库的独立之道,并不能狭义地理解为和政治绝缘、和利益集团隔离,而是判断其是否在运营模式和财务管理上实现独立自主,是否拥有自己的全职研究队伍。当然,若能够获得政府的课题研究“订单”则是锦上添花,因为这样智库的建议能够获得采纳,自身经费也能进一步充盈。
那么,社研所如何区别于英国的宏观经济研究公司如凯投宏观、牛津经济研究院和安永统计俱乐部等?社研所宏观经济与金融部主管安格斯·安姆斯特朗表示:“最主要的区别还是独立,如独立于政府财政;另外,我们所有的研究成果都会公开发表面向公众,因此也区别于企业资助的特定研究项目。而我选择在这儿工作的原因是,我能够在这里发出自己的声音,自由表达自己,这是在财政部或者央行工作难做到的。当然,观点的表达需要谨慎客观,要结合政治环境,同时要经过充分的政治讨论。”
安姆斯特朗个人履历横跨政商学界,从德意志银行亚洲首席经济学家,到麻省理工学院,到英国财政部的经济研究部门,再到目前的社研所,先后经历英镑危机、亚洲金融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
他说,以社研所为例,其由慈善机构于1938年创立,这和其他多数独立智库出身相同。而在收入来源上,约四分之一的收入来自于研究报告的订阅、四分之一来自于社研所经济预测模型NiGEM的销售,另外一半的收入则来自于英国研究理事会的课题研究费用,而要获取这笔研究费用则需要和其他智库乃至大学科研机构竞争。
英国研究理事会是英国非部门政府机构,旗下有七个学科类别的理事会,覆盖艺术与人文科学、生物技术与科学、工程与物理科学、经济与社会研究、医学研究、自然环境和科学与技术设备。理事会每年投资20亿英镑(约合30亿美元)用于课题研究。
应该说,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经济预测模型是社研所区别于其他经济智库的特征之一,也是体现该机构拥有全职学研队伍的重要标志,同时相比其他经济智库多了一样创收来源。
有意思的是,部分独立经济智库的理事会成员乃至大领导,都喜欢让“退休老干部”来担任,如社研所现任所长为前英国央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查理·比恩,而比恩同时也是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的主席。故英国独立智库在一定程度上是政界和学界的一个“旋转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