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

主页 > 焦点 > 微焦 > 责任沟通 > >

企业传播中如何适应新的传播要求

2017-04-05金蜜蜂刘心放

你会带着CSR报告去厕所吗?前不久,刘心放为金蜜蜂微信撰文探讨CSR报告传播之道,甫一发出便四座哗然,引发了众多CSR从业者的共鸣和热议。

而这次,在延续上次话题的基础上,刘心放也再次发问:为什么砸了几百万仍换不回一篇像样的新闻报道,并由此话题撰文就企业传播中如何适应新的传播要求展开了讨论。

这个问题同样也是当前CSR传播的痛点所在,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岗位的从业者可能都有自己的答案。但读者在本篇文章中却可以看到长期从事相关研究的刘心放对此的观点和看法……

有相当一部分国企、民企、跨国公司的社会责任管理、策划和执行,基本上都放在新闻宣传、品牌管理或公关部门。尤其是跨国公司,偏爱设在公共关系、政府公共事务等部门。

这意味着现在的企业社会责任议程基本上还是以传播为导向的表达框架。绝大多数的企业还是希望通过输出信息,来表达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立意主张和价值观念。

但是,当前社会责任领域里提到的“沟通”“传播”跟传播学里说的“传播”其实不是一回事。我们现在对“沟通”一词的理解更多趋向于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范畴的对话协商,而对“传播”一词的理解更接近于大众传播范畴的宣传美化。

作为沟通者的企业,通常希望能够通过“沟通”来说服听众,以获取行动上的支持和追随。而扮演表达者时,企业则更希望通过“传播”来获得态度上的认同,以强化品牌合法性和提升品牌美誉度。

也就是说,企业主动“沟通”和“传播”的目的,其实更多是利己的,这是陈旧的传播价值观造成的。

如果以这样的传播观来指引企业的社会责任传播和责任沟通,那目的多少就有些不那么纯洁了,而且有点功利。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发布社会责任报告,这种表达的功利性正在加重。

不过公众没有那么乖,别指望会老老实实听你宣讲,在一个信息过载的时代,你有表达自己立意主张和价值观念的权利,公众也有不听的自由。

过去,企业捐建希望小学,发布社会责任案例,媒体纷纷报道,专家到处宣讲,MBA课程也拿过去做案例。

现在,几百万几千万砸下去,换不回来一篇像样的新闻报道,社会的关注度越来越低。你能明显感觉到,跟网红们虽然只隔着一个屏幕,但却好像活在不同的宇宙空间。

人家不听,你敲黑板也没用。于是不少企业都在反复追问:你们到底要怎样才肯听我说话?到底怎样才肯相信我?

我只能说,以传播为导向的社会责任受到了时代的挑战。

因为今天的商业价值只有嵌入到公众价值当中,才能得以完整、顺畅地实现。单一的商业价值在今天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质疑,甚至是颠覆性的伤害和毁灭性的打击。

因此,如果一家企业一个劲儿地单方面输出自己的利益主张、产品理念、经营业绩、企业文化,社会责任报告通篇全都是我的辉煌、我的突破、我的努力、我的捐款,我是如何承担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社会责任、环境责任的,通通是我,而把眼巴巴的利益相关方摆在一旁当配角,让人家陪着你演完这场没有观众的秀,你说谁有这份闲情逸致?

同样,就算在表达内容方面照顾了利益相关方的感受,尽量讲了些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关联的事情,用词上却摆脱不掉企业宣传稿的习惯,腔调上又舍不得放弃“高音大喇叭”的姿态,最终还是会把听众和观众都赶跑。

拿着这个尺子去衡量,你会发现很多企业门口的标语,印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或文化手册上的口号,都十分滑稽可笑。

比如,开拓、进取、拼搏、奉献、诚信、高效、创新、超越……句句都是好词儿,可是就是让你觉得那么老土,那么生分,那么冰冷。因为他跟你的生活和命运半毛钱关系也没有。

因此,不能拿这套价值观来表达企业社会责任,因为它不适合公众的价值观,这是企业内部应该消化掉的东西。

不信,你就把内衣穿在外面,上大街走一圈,看别人怎么对待你。

(责任编辑:小黑)

《可持续发展经济导刊》
责扬天下(北京)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中国质量新闻网
腾讯绿色
中国企业公民网
企业观察网
河南企业社会责任网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中瑞企业社会责任合作网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本身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企业社会责任中国网授权,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使用上述作品。

联系我们:

侯楚卿 市场部总监

邮箱:chuqing.hou@goldenbeechina.com

电话:010-62119201-8003

金蜜蜂官方微博

金蜜蜂官方微信

  • 扫一扫
  • 微信二维码

Copyright © Csr-china.net All Right Reserved.

京ICP备1304180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