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届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圆桌论坛举行
2017-12-15未知小黑
12月5日,由《WTO经济导刊》与欧洲对外贸易协会(FTA)联合主办,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及中国欧盟商会支持的第十七届中欧企业社会责任圆桌论坛在上海成功举办。
论坛围绕“打造新时代供应链,贡献包容性发展”这一主题,对十九大报告所提出的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的转换以及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做出了积极的思考。
来自可持续发展领域、政府、企业社会责任组织、非政府组织、商业协会及学术界的知名代表深入探讨了在新时代背景下,企业如何打造可持续的供应链,促进持久、包容和可持续经济增长,如何改变企业自身及所处产业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等议题并提供了有益的经验与建议。
上海浦东新区企业社会责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张炎明在致辞中从上海2040年城市规划的角度指出了政府在促进“体面工作和经济增长”方面的推动作用并介绍了浦东新区近年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新举措。
张炎明指出,自去年中国社会责任国家标准实施以来,浦东新区对原有的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标准进行了调整升级,新增了“帮助价值链伙伴改善社会责任实践情况”“实施和参与当地技能开发计划的情况”等条款指标,推动企业在采购、销售等价值链运营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包容性发展、充分发展,推进改善当地就业环境、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与技术发展等,并通过自身的带动能力和辐射能力促进地区间、企业间的发展平衡。同时,也对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非标准雇佣情况、分享型经济中分享者的权益保障给予了特别关注,鼓励企业负责任地对待不同类型的就业者,保障他们工作的体面性和发展性。
欧洲对外贸易协会(FTA)大中华区首席代表周卓颖在致辞时表示,多年来FTA致力于推动可持续贸易。FTA在今年6月提出了2030年战略愿景,希望通过贸易为每个人提供社会、环境以及经济利益的环境,践行行商有道的理念,帮助企业促进人类的繁荣,负责任地使用资源,推动全球开放贸易。
而在最近召开的十九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将SDGs的实施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中国制造2025》也提倡创新绿色制造,这都将有助于在新时代建立一个可包容性发展的可持续供应链。FTA在全球有超过10万以上的第一第二线的合作方,其中3万多家是来自于中国区,FTA将与会员一道共同促进负责任的供应链的建立,实践可持续贸易。
《WTO经济导刊》首席顾问殷格非在发言中详细阐述了十九大提出的新论断与新重点及其在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生态文明方面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并通过社会责任理念中的责任三层次理论为企业指明了实践和改变的方向。
他指出,企业应当把提升责任竞争力作为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衡量标准和方法论。企业解决问题就是在履行社会责任,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为企业增加产品服务的机会,既提高了竞争力,提高了声誉,降低了成本,也提升了责任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针对供应链中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企业需要尝试从研发、采购、生产、销售、产品的使用等方方面面去寻找关联度,分析自己的责任所在,查漏补缺,促进包容性发展。
中国欧盟商会上海分会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主席章洁雯介绍了欧盟商会企业社会责任论坛在中国的开展情况,并与现场嘉宾分享了该论坛的未来愿景。她指出,过去十几年企业社会责任论坛积极开展与相关智库的合作,不仅帮助欧洲企业在华落地,也促进了高层重新思考可持续发展目标,让更多一把手能够加强并持续具有经济、社会和环境责任的意识,从首席执行官变成社会企业家。
未来,企业社会责任论坛会进一步促进企业对标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希望能够调动内外部资源,鼓励伙伴关系和领导力发展,深化中欧可持续发展目标在中国的深度实施,使得企业在中国市场和欧盟市场承担相同的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欧盟商会的会员将对小微企业和私营企业的发展起到模范带头的作用。
麦德龙中国对外事务总监周海冰从全球零售商的视角解读了如何做好新时代的可持续供应链,并以生动的示例和以翔实的数据展示了麦德龙在可持续供应链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实践。
作为连接农户、生产商、供应商和客户的桥梁,麦德龙不断优化供应链,并尽量减少其过程中的碳排放。起始于负责任的采购,践行绿色运营及低碳物流,通过践行同商共营的理念,成为一个好的雇佣者,麦德龙视可持续发展为一种核心竞争力。周海冰同时也介绍了麦德龙创先引进国内首个食品银行项目的背景以及其运行机制。通过价值链的延伸,该项目成功减少了流通环节中的食品浪费,关爱了社会弱势群体,促进了社会的包容性。
以“可持续供应链的创新”为切入点,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采购中心供应商管理部高级经理唐晔分享了东航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的创新。通过将社会责任的具体要求纳入到供应商寻源、供应商评审和供应商绩效评估体系当中,强化供应商对社会和环境的影响评估。
唐晔解释道,在供应商评审环节,除了一些通用类、市场供应充分的物资,现在东航都采用综合打分法,在设定商务评分的时候就将社会责任的具体要求转换成指标对供应商进行评价。主要有三方面的指标:是否被政府认定为扶贫项目;是否促进了当地就业和经济发展;企业本身和企业的生产制造是否环保,以此促进供应商的可持续性作为,并以机上用水的责任采购为例,诠释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协同与合作、互信与发展以及对包容性经济发展的贡献。
在研讨环节,与会嘉宾针对供应链中面临的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所面临困难和挑战以及哪些机制和实践可供借鉴等话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建设性建议。
《WTO经济导刊》首席顾问殷格非对论坛进行了总结:
第一,“不平衡与不充分”的发展问题存在于不同的层面,包括供应商与采购商对话之间的不平衡与不充分,采购商与采购商的执行力度之间不平衡,采购商的努力和成效不平衡,能力建设的不平衡与不充分,以及地区发展不平衡带给企业发展的不平衡。
第二,在解决方案方面,政府的角度最为重要。政府不仅仅是简单的产业转移的推动者,更希望以此寻求产业发展平衡和地区共赢。此外政府能提供的培训工作和监管工作也会有利于供应商的改善。
第三,从标准互融性的角度看,形成一些具有国际兼容性的中国标准并建立供应商的社会责任信息库是行业内共同的诉求,这更能增加供应商的发言权和发言力量,提升供应商的积极性和话语权。
第四,供应商需要提升意识理念,强化对可持续管理改进及成果的持久性效益的认识,形成传导机制,促进效果和行动的传递。
第五,审核、认证及客观真实的报告等中介服务非常重要。认证和审核的机构要以负责任的态度及专业的水平供采购商采信使用。
第六,发挥电子商务平台的商业制约价值及传导价值,在保障消费者权益的同时促进供应商的改进。
(责任编辑:小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