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CSR理念的四大管理创新
2014-05-13光明网小灿0
自20世纪70年代我国引入企业社会责任概念以来,社会各界对这一新名词已不陌生。政府积极推动企业社会责任机制落实,企业努力践行社会责任行为,公众主动监督企业社会责任实施状况,学界加大企业社会责任理论创新。整体而言,企业社会责任正在成为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实践的商业理念和行为边界。然而,当前国内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现象仍大量存在,并以群体性的形式不断泛化进而影响产业安全。
这些责任缺失现象的背后,充分体现了部分企业将“社会责任与企业经营”相对立的错误理念,体现了“企业社会责任无法接轨现代管理实践”的错误思维。事实上,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创造价值,而承担社会责任的目的也是为企业更好地创造价值,而且是持续的创造价值。两者之间目标一致,若能协同创新,或可实现企业综合价值最大化。有学者就明确指出“全面社会责任管理是有望引发根本变革的管理理论和实践革命”,该观点创造性地将企业社会责任提升到了管理层面。显然,企业社会责任的引入催生了企业管理层面的创新,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管理创新将引领转型背景下我国企业管理创新的新浪潮。
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企业治理理念创新
社会责任的引入促使企业治理理念由股东价值主导的单边治理转向利益相关方的共同治理,在管理目标上由传统追求利润最大化转向实现综合价值的最大化。这一思想演进过程充分体现了企业管理的全面化和系统化。社会责任的系统化思维要求企业实施多边治理模式,多视角、多层次地考虑企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将社会责任理念上升到企业战略管理层面,将企业精神价值层面的社会责任理念转变为企业经营执行层面的企业社会责任战略。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它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作为企业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企业的愿景与使命,并且同企业发展战略相协调,与企业发展目标相一致,通过资源配置等手段,使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融入企业运营体系和业务流程,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相适应,并通过有效的公司治理与绩效评估,使企业在实现自身目标的同时,能够与利益相关者“多赢”共存。这有助于企业社会责任竞争力的构建,提升企业竞争优势。
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企业组织架构创新
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推进同样带动了企业组织架构的创新。现代企业组织理论认为,只有健全、科学、完善的组织结构,才能保证企业的高效运转。同理,只有建立健全与社会责任管理相适应的企业组织结构,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才能得以实施,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才能得以持久。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管理的融合创新,带来企业组织职能两方面的变化:一是在组织体系构建过程中,需要设置独立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部门。比如,2008年国资委发布《中央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指导意见》后,中央企业在社会责任组织体系方面率先做出了部门创新的表率,在领导机构、归口管理部门、专职部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组织建设探索。二是通过社会责任部门与社会责任岗位的设置、不同部门社会责任职能的强化与交织,形成立体化、网络化的企业社会责任治理体系。
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企业运营流程创新
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一项支持性活动,是企业价值链活动的一部分。因此,企业社会责任融入到企业运营的各项流程中,实现了管理流程体系的全融合。一方面,社会责任促使企业管理的边界由企业内部的人、财、物拓展到内外部利益相关方的全方位资源、信息、能力;另一方面,社会责任还促使企业管理机制从注重实现企业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发展到注重促进社会资源的更优配置。这两点同时体现了企业流程在社会责任情境下由内到外的变化。企业流程需要制度保障,因此社会责任对运营流程的创新首先体现在制度层面,即对企业现行的运营制度进行改造和修订,使企业社会责任制度融合到公司日常管理中。从企业内部看,社会责任融入日常运营流程,围绕企业价值链,用社会责任的理念来审视研发、生产、市场营销、财务、人力资源管理、核算、运营等管理全过程;从企业外部看,社会责任融入企业业务流程,围绕企业供应链,用社会责任的理念来管理自身运营对利益相关主体的影响,协同供应链上多元主体共同创造价值。
基于社会责任理念的企业评价体系创新
社会责任引发企业绩效管理方式的变革,将企业的绩效焦点从财务价值延伸到经济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更为关注企业的软实力和可持续成长性。一方面,社会责任促使企业突破多重价值博弈的“囚徒困境”,关注社会责任承担为企业创造价值的过程与机理,帮助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找到“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自身利益与相关者利益”“企业价值观与社会价值观”“自身能力与社会要求”之间的多重价值博弈均衡解。另一方面,承担社会责任同样成为社会评价企业、企业评价员工的重要考核指标,成为企业赢得社会资本、品牌荣誉和上下游企业支持的重要软实力。为此,“企业社会责任绩效”概念应运而生,构建企业社会责任指标体系也成为各领域探索的重点。企业社会责任考核评价是将社会责任推进工作落到实处,推动全员转变工作理念和行为、提升责任绩效的关键。因此,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必须全面、系统、可衡量;同时,不同企业要根据行业特性、企业实际,对接国际标准,设计符合实际的指标体系。此外,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能够成为企业反思社会责任行为、向公众发布社会责任绩效的沟通平台。
(来源:光明网 作者:易开刚 厉飞芹)
(责任编辑:陈灿)